当前位置:

衡东吴集镇紫岗村:“志”“智”双扶拔穷根

微信图片_20200814182248.jpg

衡东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正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边冬宇 周健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曾经衡东县吴集镇紫岗村是一个贫困、闭塞、产业空白、软弱涣散的问题村,近年来,摇身一变,紫岗村成为一个产业兴旺,群众争先脱贫致富的先进村。

早晨,紫岗村电商扶贫小店店主秦武文习惯性地早起,整理好自己小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准备开门迎客。作为曾经的贫困户,他从过去对生活没有目标、邋遢懒散,到现在积极进取,经营好蒸蒸日上的小店。

秦武文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给了他信心,让他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好政策和平台,他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做电商一方面是方便了群众,另一方面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做点零生意,国家的政策好,对他们都比较关注,他们自己也要努力。”

紫岗村由子光村和秧山村合并而成,代际贫困,“等、靠、要”思想严重,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人生失去斗志等原因,是紫岗村很多贫困户长期贫困的根源。衡东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从当初进村后走访得知,要拔掉乡亲们的穷根,就必须先帮助大家把脱贫志气立起来。

衡东县教育局驻紫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周志红说,进入紫岗村,他们进行扶志教育,帮助贫困户找回精气神,帮助贫困人口找回脱贫致富的意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让贫困户认为勤劳致富光荣,彻底打消他们“等靠要”思想。

扶起脱贫的“志”,还得增强群众脱贫的“智”。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商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家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经营,学习专业技能,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和务工形式参与合作社。工作队还依托衡东县职业中专平台,为村民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12期,教会村民养羊、养牛、养猪等专业技术,大伙的收入也随之不断提高。

周志红介绍,他们进行扶智教育,对有发展能力的,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他们加入农村集合作社,并对他们进行奖补。

湖南逸民合作社朱辉介绍,该合作社有两百多亩地,种植黄桃、大棚蔬菜、水果等,带动7户贫苦户在这里工作,脱贫致富。

物质扶贫管一时,思想扶贫管一世。贫困户秦春林,因妻子患尿毒症,家境贫困,无力承担子女的高中学费。在教育扶贫的好政策下,他的两子女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在2018年和2019年双双考取了二本以上的大学,实现人生一大跨越。

近年来,衡东县教育局利用教育扶贫的优势,对近三年以来考入大学的贫困学子,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彻底阻断贫困代际的传播。

几年来,村里还入股衡东县里统一定点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盘活流转山林2100余亩,开发油茶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7万余元以上。

2017年,紫岗村顺利通过省级贫困村退出验收,截至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450人,已脱贫99户444人,剩余的也将今年实现脱贫。

衡东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衡东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将不忘初心,继续为紫岗村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边冬宇 周健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8/15/817575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