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东脱贫故事|赵楚南:产业兴旺人欢畅 胜利村民获“胜利”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苏伟哲 向慧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在衡东吴集镇胜利村,说起赵楚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赵书记”“村民的贴心人”。赵楚南带领村支两委,竭尽全力为全村人开辟致富门路,兴办公益事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胜利村由楼山村、龙堰村、前丰村三个村合并而成。作为一名有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支书,赵楚南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深入细致宣传党中央的扶贫政策,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提高贫困户脱贫自主性,由原来的“要你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胜利村12组的贫困户陈玉英,因年老多病,腿脚不便无劳动能力,其居住的房屋多处漏水。得知情况后,赵楚南和扶贫工作队一起为她申请危房改造,并用一整天的时间,为陈玉英家搞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全屋重新粉刷,窗户补好玻璃。

“他们来替我把家粉白,补漏,下雨也不漏了,日子也好过了。”胜利村12组村民陈玉英说。

赵楚南深知,由于多种因素,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不易,返贫却很容易。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户不再返贫,从此走上富足之路,必须在基础建设上狠下功夫。

胜利村是甘溪河坝红旗渠道尾段的干旱死角村,几十年来农业生产都要严重依赖水利工程。

“我带领村支两委修建山塘10口,深水井4口,渠道2500米解决了日常生活生产用水。”胜利村村支书记赵楚南说。

此外,为改变胜利村交通落后的面貌,针对胜利村没有特色产业这一现状,赵楚南积极争取规划项目指标,并多方筹措资金219万,新建、拓宽村级公路7条,共计9公里,为村民创造出行、运输等条件,为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多方收集经济信息,激励大家走出去,多学习。

“刚开始没有技术种不出来酥脆枣,普通枣只能卖五、六块钱一斤,后来村干部带我们去祁东培训技术,现在酥脆枣能卖十五块一斤了。产量上来了平时做不赢的时候,请周边的村民来除草、施肥、摘枣,现在一亩收入七八千,我现在非常满意。”胜利村26组酥脆枣基地负责人赵彐卿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成功远不是赵楚南的本意,胜利村的全面“胜利”才是赵楚南的最大心愿。

“我们成立农民合作社,引进水土保持项目共种柚子树106亩、油茶树108亩、冬枣97亩,为胜利村脱贫攻坚打下了牢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村经过一家一户跟踪帮扶,使胜利村6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胜利村村支书记赵楚南说。

来源:红网

作者:苏伟哲 向慧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9/01/826855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