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蒸湘区:草莓敲开致富门 贫困户过上“莓”好新生活

图片1.jpg

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莫雅塘组的水果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

红网时刻衡阳9月16日讯(通讯员 龚燕 曾晓姣 记者 谭倩)9月16日,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莫雅塘组的水果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大伙儿正抓紧时间栽种草莓苗。一大早,二十多个工人就已在果蔬大棚里忙活起来了,铺管、栽苗、浇水、施肥、打叶……步骤虽多,却有条不紊。

“雨母山的土质很适合种草莓,现在关键是要加入科技手段提升品质,抢占市场。”谢小林是莫雅塘组组长,为了发展该组果蔬规模种植,他特意将土质样品送至长沙农科院进行检测,并根据专家建议,采取土壤倒茬,以改善土质,保持土壤肥力。

目前,市场上的草莓供应量不愁,但品质参差不齐。谢小林的堂弟谢政樟前些年一直在浙江学习专业种植,对于草莓的选种、种植技术等颇有见地。在他的指引下,谢小林专门挑选了红玉、红颜、贵妃、京郊小白等优质草莓品种,采用施有机“套餐”肥、草莓苗冷藏处理、蜂蜜自然授粉、花期调控等新技术,从源头上把控品质。

上个月,谢小林组织工人对承包的20亩土地进行清沟、整土、搭钢架大棚、铺设滴灌管道设备,高标准建成20多个草莓大棚。为了确保草莓的口感和品质,在生长过程中,将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为草莓营造天然的生长环境,以打造纯生态优质草莓。

这批草莓的生长周期大概四五个月,到今年十二月左右即可上市销售,亩产可达2000斤,年收益80万左右。今年是投产的第一年,对于这次创业之举,谢小林很有信心。为此,他特意聘请了村里20多个工人分工行动,一起打造草莓种植基地。

今年51岁的谢培光是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经另外几个贫困户介绍,来到草莓种植基地打工,主要负责草莓的日常管理。“100元一天,按天计酬,工作不算累,而且离家很近。”谢培光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感觉生活像草莓一样甜。

“现在这个种植基地相当于一个试点,如果成功了,我希望能在全组推广。”谢小林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对于今后的发展,希望能以此带动和引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增收,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来源:红网

作者:龚燕 曾晓姣 谭倩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9/16/831038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