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湘赣行活动走进衡阳。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黄纬禄之女黄道群走进南华大学,以现场报告形式与800余名师生分享父亲黄纬禄的感人故事。彭鹏 摄
红网时刻衡阳9月24日讯(记者 谭倩 通讯员 邱霞 夏文辉)9月23日晚,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湘赣行活动走进衡阳,“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黄纬禄之女黄道群走进南华大学,以现场报告形式与800余名师生分享父亲黄纬禄的感人故事,动情追忆父亲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导弹人生。
黄纬禄,1916年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黄纬禄院士从幼时起就对导弹产生了初步热情,经过不懈努力于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在动荡的社会现状以及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黄纬禄仍坚持不懈学习科学知识,为之后的导弹研究打下坚实基础。1957年底,黄纬禄调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成功研制。1970年,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潜地导弹巨浪一号技术总负责人。潜地导弹具有机动性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随时可实施攻击等优点。作为总设计师,黄纬禄在关键时刻,果断排除隐患,实现了发射的圆满成功。而黄纬禄为此付出了体重下降整整11公斤的代价。2011年11月,黄纬禄院士过世,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假如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感动了无数人。
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黄纬禄院士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倾注于中国的导弹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献身航天、忠诚报国的赤子情怀,发扬民主、大力协同的优良作风,严己宽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阐释。本次报告会对于南华师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
在互动环节,关于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赵鹏程博士及“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学生代表薛海宇提问的科学精神传承问题和对青年一代的期许,黄道群表示以身作则,端正自身言行思想,加强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下一代的身心,是科学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据悉,自2018年,中国科协成立了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报告团由近代中国科技事业启蒙者、中国科技事业领导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数理化天地生各学科奠基人等科学家的后人、学生及学者组成。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邱霞 夏文辉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