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智慧·衡南|鸡笼镇东华村:扶贫果园结出“致富果”

编者按: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衡南县广大扶贫干部用智慧为困难群众开出一剂剂“脱贫良方”;困难群众用智慧走出一条条脱贫致富新道路;社会各界用智慧凝聚磅礴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智慧衡南推出大型专栏《脱贫智慧》,留存扶贫印记,记录全县65个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的蝶变历程,展示衡南的脱贫智慧。

微信图片_20201204143501.png

果园里种满了砂糖桔、南方蜜桔、红心脐橙等果树

微信图片_20201204143516.png

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934.png

贫困户正在果园锄草

衡南县融媒体 记者 伍品 刘湘林 报道

衡南县鸡笼镇东华村位于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岐山风景区内,由于地处山区,东华村人口相对较少,曾被评为“省级贫困村”。为改善这一现状,村支两委采用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大力发展果园,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10月的岐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中有一片长势良好的果园,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为这苍茫静谧的大山深处增添了一抹独特靓丽的风景,这就是东华村贫困户们入股的果园,果园内,该村的贫困户正手拿锄头给果园除草,一个个干劲十足。

曾经的东华村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户96人,该村四面环山,村民一直过着落后闭塞的日子,经济收入除了外出打工,就是在自家田地里种点粮食作物,经济收入较少。

为了增加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让百姓脱贫致富。2017年,村支两委与衡南县杨明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180亩用于扩建果园,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栽种砂糖桔、南方蜜桔、红心脐橙等果树,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在这个合作社打工,每天有80块钱一天,还吃一餐,一年大概可以做四五个月事,到年底还可以分红,这主要是党的政策好。”衡南县鸡笼镇东华村贫困户胡有容细细道来。

今年,该村还扩建了东华村农场,投资110万元,扩建厂房栏舍1200平方米,养玫瑰香猪、太胡猪等品种的猪仔共300头,农场可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2人。

不仅如此,该村还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打造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培育有桂花树,香樟树,银杏树,广玉兰树等8个品种的苗木共200多亩,苗木将售往衡阳市各绿化工程,可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15个。葱葱郁郁的树木生机勃勃,可以使环境变得更美,它们易移植,用途广,收益高,是村民的致富法宝。

目前,东华村已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成果,该村将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融入岐山旅游圈,将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与旅游扶贫相结合,通过采摘、旅游、观光来带动经济发展,将乡村美景、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纳入到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助推乡村振兴,助力村民致富。

“下一步要把这个果园规模扩大,做大做强,把品种增多,增加贫困户收益。还要依靠岐山这个旅游景点,旅游景区作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自己来采摘。”衡南县鸡笼镇东华村村支部书记江明轩憧憬着通过发展旅游来改变面貌。

来源:红网衡南站

作者:伍品 刘湘林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12/21/873807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