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1月19日讯(记者 石珊)近年来,中央、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在湖南省、衡阳地区经济总体向好的大趋势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资源型县市,由于资源日渐枯竭,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三保”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运行特别困难,需引起高度重视。为此,衡阳市人大代表、耒阳市市长吴旭东建议,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地区资金支持力度。
耒阳市位于湖南南部,市域面积2656平方公里,人口143万,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3万人,财政供养人员3.6万人,是全省城区面积最大、城区人口最多、财政供养人员最多的县市。
吴旭东介绍,耒阳市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主体财源逐渐萎缩,替代财源尚未形成规模。
据统计,耒阳市2012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5亿元,2020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2亿元。近十年来,该市财政收入几乎没有增长,实际可用财力还有所下降,而财政支出呈快速上涨趋势,虽然上级转移支付递增幅度很大,2020年比2012年提高了26亿多元(2020年49个亿减去2012年23亿元),但人员经费也增加了15亿多元,运转和基本民生支出增长幅度更大。加之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历史遗留任务极其繁重,所需资金极多,财政运行极其艰难。
在中央、省、衡阳市的大力支持下,耒阳市纳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央、省级财政给与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平均每年2.3亿元,其中2016年为3.27亿元,但自2017年开始进入退坡期,每年减少0.65亿元。2020年下达转移支付资金1.48亿元。
为此,吴旭东建议上级财政继续加大对耒阳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力度,恢复至2.3亿元的平均水平。同时,充分考虑耒阳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每年给予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