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实习生 谢晨露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逝世时,毛泽东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来悼念战友。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
生活中平易近人的罗荣桓,对自己及亲属却要求严格,不徇私情,不搞特殊。
罗荣桓常常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来告诫子女,教育他们作为干部子女“不能忘本,不要成为八旗子弟”。
罗荣桓共生育了8个孩子。大女儿罗玉英之前一直留在湖南老家,20多年没有见过父亲。
1949年底,罗玉英给父亲写信,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些旧思想,认为爸爸当了大官,她可以进京享福。
罗荣桓立即回信教育道:“为人民服务,这已成为终身职业,而不是如你想的在做官,更加没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私有……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
伟人家书,字见风范,罗荣桓的只言片语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要订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再多活五年,打败日寇,死也瞑目了。”这是1943年春天,罗荣桓自知病重,对妻子林月琴所说的话。
1945年,当得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他激动地对妻子说:“我的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
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罗荣桓,又满怀信心的对林月琴说:“你看,照现在这样,我又可以多订几个五年计划了。”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交代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在陈列馆里摆放着两双旧皮鞋。左边这双叫将校靴,是罗荣桓1955年被授勋时所穿;右边这双叫三接头皮鞋,是他日常所穿。
罗荣桓去世后,林月琴独自抚养家里五个孩子,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给孩子们买新衣、新鞋,便将两双鞋分别给了侄子罗勇进和儿子罗东进穿。
两双皮鞋,历经了两代三人,反映了罗荣桓清廉齐家,更是体现了他这一生清廉如水、艰苦朴素的优良家风。
罗荣桓几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诚,一生清廉的作风和严谨的家风也成为罗荣桓故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的罗荣桓故居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旅游观光线路上的一大“红色”景观。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晨露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