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点亮万家灯火”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和育婴师培训班举行结业颁证仪式。
此次结业上岗的有50名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学员和50名育婴师学员。
红网时刻衡阳6月22日讯(通讯员 赵娟 记者 石珊)“过几天我就到一家婴幼机构去试用了,听说我们育婴师一个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搭帮政府好政策,不仅免费学到了技能,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呢!”日前,耒阳市“点亮万家灯火”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和育婴师培训班举行结业颁证仪式,已推荐上班的耒阳市哲桥镇红星村村民徐烈英高兴地和记者说道。
此次结业上岗的有50名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学员和50名育婴师学员。徐烈英便是今年培训班首批毕业的100名学员之一。据了解,徐烈英原来在村子里务农,偶尔在村子周边做点零工,每月平均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前段时间,我听说城里可以免费培训育婴师和电工,我觉得能学会一门技术更好找工作,工资也高,就赶紧和大家伙报名参加了。”徐烈英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班不仅自己不用交钱,还直接对口工作推荐”。
徐烈英是耒阳农村劳务输出的一个缩影。在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中,如何既使用工企业能够“招得进、干得好”,又使技能人才的饭碗能够“端得牢、吃得香”成为了人社部门的当务之急。
耒阳市人社局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十分重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响应湖南省人社厅关于开展“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服务活动的号召,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摸底和市场就业需求对接,委托汉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育婴师、电工等免费技能培训,并由人社部门颁发相关技能合格证书,由汉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达到要求的学员进行就业推荐,为农民工、农业妇女劳动力提供诸如母婴护理、电工等岗位需求大的“订单式”“保姆式”专业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卖苦力打工”到“凭技能吃饭”的内生性转变,为企业输送优质劳动力、稳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赵娟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