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夏建军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这是一个建县1700多年的古邑。《今县释名》曰“西北衡山,是为南岳,山如车盖及衡轭之形”,故得名。
这是一片承载党员初心的热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第一个工农联合的革命组织——岳北农工会在这里诞生,全国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走向胜利。
这是一片创造发展奇迹的高地。“十三五”以来,衡山县坚持借力争先,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生态宜人、幸福小康、政清人和”的“四个新衡山”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达到新高度,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生了新变化,在“大衡阳都市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当主力。
时光交织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开拓者的脚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该县秉承“传承文明、崇尚实干、敢于创新、奋勇争先”的衡山精神,吹响“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新衡山’升级版,奋力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号角,高质量发展“颜值”更佳、“气质”更优、“含金量”更足。
攻项目、抓产业,提档升级县域经济
衡山黄鸡成为该县“一县一特”扶贫主导产业。
“十三五”以来,衡山县坚持打基础与谋长远并重,大力实施“原地倍增”计划、项目建设三年行动以及“产业项目建设年”等活动,产业发展持续优化。
有数据显示,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期间,该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82个、完成投资230亿元,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133个、竣工投产120个,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0%以上。仅去年,该县122个项目开工103个,其中11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46.3%;五大板块项目的投资完成率均超过70%,均衡化的投资完成率体现了项目建设质效在加速提升。
去年,该县还出台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县等意见,建立“链长制”主攻8条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主、特产业。
一个开放创新共融、高端产业集聚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衡山已初具雏形:
——产业链建设开局良好。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基本形成;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储备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45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
——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去年,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竣工投产亿元项目5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4%;广海铝业、明朔磁业、诚峰建材等新建项目竣工投产,佳诚新材二期、嘉力机械二期、皕成科技二期、恒信新材二期等“倍增”项目拉动工业产值增长超过10亿元。
——现代农业加速升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生猪年出栏量达到50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地位;优质稻、“两茶”、中药材、小水果、衡山黄鸡等优势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萱洲红脆桃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永和乡龙凤村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去年,该县新建乡镇集贸市场7个,新增乡镇惠农服务中心6个,“农品山香”电商平台进驻企业或组织105家,销售额再创新高;新增本地旅游线路7条,西游洞天、虎山福地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较快,全县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3%、21.3%。
在项目和产业“两大动车”的牵引下,该县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0.3:44.5:35.2调整为16.6:45.7:37.7,结构不断优化。
强基础、立标杆,精心打造魅力城乡
紫巾山沿山公路。
公园里绿树成荫,风光带美轮美奂,新体育馆、垃圾中转站、衡山大道西线、紫巾沿山公路、开云大道等群众热盼的项目全部建成,黄花新区日新月异,开云新区初步成型,两个新区建设竞相提速,县城空间骨架大幅拓宽,老城区基本改造……县城的建设给生活带来的惬意犹如徐徐微风沁人心脾。
按照魅力彰显的山水旅游城市定位,近五年来,该县狠抓“一核三区”建设,完成开云南路、龙泉路、青云西路等重点部位开发和先农花园、麇城路、育英街等城市改造样板工程;全面启动东湖新城、大禹小镇、新桥特色小镇等商贸综合体招商黄花新区大型商贸综合体、安置区建设加快实施;黄花路即将建成通车,大源渡航电枢纽湘江二级航道建成通航;县城划定区域全面实行殡葬改革和禁烟禁炮,城区殡葬陋习彻底整治,获评省级文明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为打好乡村振兴“第一枪”,该县完成《衡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编制;城乡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设施基本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自然村通水泥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均达到100%。
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五年来,该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开云镇双全新村、白果镇棠兴村被评为全省美丽示范乡村;去年,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工作获评省、市先进。
重改革、优环境,深度激发开放活力
嘉力机械生产车间。
从加强对外合作推进企业改制,到园区引进第一家亿元企业;从觉醒“借力长株潭、争先大湘南、直通粤港澳”的深层开放意识,到深度融入鄂湘粤三小时经济圈、全省一小时经济圈和全市半小时经济圈……今天的衡山,思富求进、开放包容,正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奋勇争先。
“没有特殊的资源禀赋,也没有可以坐享其成的发展基础,衡山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靠的是重改革、优环境,深度激发开放活力。”衡山县委书记尹培国直言。
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衡山县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等重大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县、乡、村三级行政审批服务阵地贯通,县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进驻部门36个,进驻事项828项,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该县还持续推进“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面向企业的奖补措施,连续五年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坚持面向企业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确保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
“十三五”以来,该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5%,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23家,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累计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56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6个,实际到位内资年均增长18.4%,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9%,外贸资质企业发展到20家,累计净增各类市场主体7159户。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该县在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率先推进复工复产,全力开展“奋战一百天”争先创优、“援企服务、助力倍增”等活动,选派136名干部驻企帮扶,及时出台“衡山六条”、促房市“十九条”等措施,成立中小微企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鼓励企业“退二进三”和“原地倍增”,减免企业税费1.5亿元,拨付涉企专项资金、产业扶持发展资金1.36亿元,在“奋战一百天”争先创优活动中荣获全市先进。
保民生、增福祉,坚决维护和谐稳定
新建成的体育馆。
1923年,旧社会的岳北民众生活困苦,当地农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成立了衡山岳北农工会,揭开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序幕。
近百年过去了,衡山人民切实落实党的好政策,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5年增加11692元、7623元;5648户1838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甩掉贫困帽子,易地扶贫搬迁317户1090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25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95%以上;实现了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全覆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要着力抓好社会建设,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尹培国话语铿锵。
去年,该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调”,城乡低保年内“两连调”,残疾人“两补”完成提标;改造城市棚户区780户,新建公租房84套;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9800人。
同时,社会治理也亮点纷呈。“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萱洲国家湿地公园“123模式”入选全省100例典型改革案例;“一门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大应急”体制改革衡山模式得到全省推介,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荣获全省先进,成功创建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县。
新建的景贤小学。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针对县城过去20余年未新建学校、城区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该县5年来共投入教育经费6.3亿元,新建城北、景贤两所高标准、高品质公办小学,改建学校110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9.3万平方米;全县超大班额清零;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均居全市前列,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县中医院顺利搬迁,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人民医院综合大楼进入装修阶段,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主体竣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开云中心敬老院基本建成,新增养老床位120张。非遗剧场建成主体工程,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73万平方米,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建设并获全省先进;在全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中,该县是全市“七县五区”中唯一保持低风险的地区。
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衡山县委、政府正带领衡山儿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务实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梦的衡山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夏建军 宋美 君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