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5000斤蛙急寻“吃货” 请帮帮这位“青蛙王子”

红网时刻衡阳9月14日讯(记者 宋美君) “呱呱呱,呱呱呱……”以前每天听到青蛙的叫声,对于常宁市兰江乡芭梨村退役青年易歆来说,就是一支动听的致富变奏曲,而最近这不绝于耳的叫声,让这位“青蛙王子”有点愁。

“蛙田里还有15000斤黑斑蛙,中秋节是今年青蛙销售的最后档期,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增加饲养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9月14日,易歆见到记者,忍不住倒苦水。

微信图片_20210914205122.jpg

易歆喂养青蛙。

下午5点,易歆吃力地提着一桶饲料往蛙田走去,面对记者的镜头,强忍着挺直了腰板,右手腕上戴着的医院住院手环还没来得及摘掉。

前不久,易歆不小心摔跤,被瓦片刺穿胸部住院,刚出院的他便急匆匆地赶回家给父亲帮忙。

“家里有10亩蛙田,我不忍心让父亲一个人太辛苦,能做点尽量多做点。”易歆边撒饲料边介绍,不大的话语声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力感。

易歆今年26岁,母亲因患有精神疾病,在他一岁的时候便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父亲和他相依为命,靠在建筑工地做工赚取微薄的收入。父亲年纪越大,经常出现摔伤现象,辛辛苦苦赚的钱都用在了医药费上。易歆很为他担心。

2017年,易歆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部队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进取精神。

常宁市兰江乡芭梨村,离常宁市区仅5公里,有着与法国巴黎同音的美丽村名,是常宁城边的后花园,周边分布着大小不同的青山,土地肥沃,但村里产业少之又少。

“何不发展农业产业,既可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又能让父亲干点轻松的活?”他决定大干一场。

为了找到贴近村里实际情况的农业产业,易歆走遍了常宁各个乡镇,先后自驾到塔山瑶族乡、洋泉镇祁元村、烟洲镇豹泉农庄等地,请教养殖经验。

尝试过养山羊、养走地鸡后,经过多方思量,2019年,易歆从村里地势较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了养殖成本稍低的青蛙养殖产业。于是带着50多岁的老父亲开始了自主创业。

微信图片_20210914205106.jpg

易歆养殖的青蛙个头大。

“想赚养殖钱,要和动物共枕眠。养青蛙也是如此。”为了把黑斑蛙养好,易歆和父亲不仅通过手机远程跟湖北养殖企业学习技术,还四处奔走,向当地养蛙能手“取经”。

最后决定采用”稻蛙共生养殖”模式,蛙田的中间种植水稻,水稻的稻穗可以为青蛙遮阳,青蛙粪便可以肥田,稻花可以喂蛙,形成了绿色无公害立体循环养殖系统。

易歆还鼓励爸爸在土块高的蛙田里创新栽种西瓜、辣椒、茄子等绿色农产品,在蛙田周边小塘里放养鲤鱼、鲶鱼、鲢鱼等农村家鱼。

易歆不仅自己家的蛙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还成立了“常宁市芭梨稻花香里生态稻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十余户村民共同养蛙致富。

为了能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2019年,他在养蛙的同时,依托退伍军人的有利政策进入大学,成为一名走读生。几年来,易歆在学校和蛙田中来回奔走,虽然辛苦,但干劲十足。

今年养殖环节顺利,但却遭遇“卖难”这道坎。

“再辛苦我都不怕,可这蛙销售不出去,真让我犯难。”易歆真诚求助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助他把青蛙尽早卖出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易歆一直有的乡村振兴梦,相信在大家的援助下,“青蛙王子”的梦想又更真切了。

(易歆的电话:17347031949;易歆爸爸易泽林的电话:13347348948)

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1/09/14/101424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