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泉峰街道:党建引领群众参与 共建共享和谐家园

党群同心、齐心上阵,是泉峰街道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的坚实基础。

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活动如火如荼,为常宁城乡的“颜值”添彩。

城乡街道越来越整洁。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钱辉 记者 蒋楠 衡阳报道

城乡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自常宁市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以来,泉峰街道作为该市试点单位之一,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实现“城市管理无盲点、上下联动无缝隙”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用城乡治理标准化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创建美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美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全民幸福生活水平。

“作为全市试点单位,先行先试,这既是工作压力,更是组织信任。全体党员干部要变压力为动力,不负组织信任,力争用两个月时间,高质量如期完成城乡治理标准化试点示范。”在泉峰街道办事处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动员会上党工委书记李芳林斩钉截铁。

号令一声风雷动,千帆竞发启新航。机关干部、社区党员、学校师生、“衡阳群众”志愿者集中整治公共区域卫生;挖掘机、渣土车等机械设备出动清理建筑垃圾……12月7日以来,在泉峰街道辖区的东一环、印山大道、砚池山路、新村路及城区背街小巷等城乡重点路段、区域沿路沿线,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环境综合整治场景,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活动如火如荼,为常宁城乡的“颜值”添彩。

人心齐,泰山移。党群同心、齐心上阵,是泉峰街道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的坚实基础。泉峰街道成立城乡治理标准化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主要领导挂帅,实行“一名牵头领导、一套管理班子、一个网格化”的管理方式,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建立一天一巡查、一周一调度、半月一讲评、一月一评比等考核机制,以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治理实效;确定以曲市村、学墙社区、胜利社区为城乡治理示范单位,推动标准化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红星小区位于学墙社区,有居民1200户。由于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垃圾乱丢、车辆乱停现象突出,居民反映强烈。随着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泉峰街道对红星小区开展了专项治理。如今,小区铺设了沥青路,规划了停车位,添置了垃圾桶等公共配套设施,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纷纷夸赞。

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要取得实在成效,并在全社会持续巩固,群众的参与是关键。泉峰街道通过网格化治理小队召开屋场恳谈会、上门走访调研等行动,宣传标准化治理内容和收集群众诉求意见,并对照居民的心声与期盼,归类梳理问题清单,对村(社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停车秩序等方面开展了强力整治。

“现在垃圾基本看不见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也少了!”12月10日下午,位于胜利社区的泉峰广场人头攒动,正在巡查的老党员唐伯雄感慨道,社区被街道定为城乡治理示范单位后,他和几个老党员都加入了“衡阳群众”志愿者行列,每天走上街头劝导、纠正不文明行为,看着社区环境一天天好起来,他感到很欣慰。

在贯彻《常宁市城乡治理标准化标准内容(第一批)》规定标准的同时,泉峰街道还根据实际,增加红白喜事办理标准、城市建筑标准(不得违建、不得乱搭、乱建)以及出租摩托车停靠标准(严禁道路路口停车,严禁占道经营),以标准化推进城乡治理精细化。

“每天早、中、晚时间段,社区的干部、党员和志愿者都会按照网格划分,自觉上街进行卫生清扫、规范停车、文明劝导等工作,社区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标准化治理工作中来。”正带队在青阳中路参与路巡的东宜社区党支部书记彭冬生说。

据不完全统计,12月8日至14日,泉峰街道出动干部群众900多人次,大型机械、车辆180多辆次,清理垃圾650多吨,切实提升了环境卫生整治水平,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亮丽的城乡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钱辉 蒋楠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1/12/15/105615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