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园里的花卉呈飘带状布置,苗木、花卉围合有序,视线通透,极大地提升了景观效果。
村民在广场里打羽毛球。
“追风少年”在村道上骑行。
小游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红网时刻衡阳1月18日讯(通讯员 唐兰荣 记者 谭倩)隆冬的午后,柔软的阳光铺满静谧的乡村,但在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新坪村小礼组的休闲广场里却热闹起来,不少村民在健身、散步,一派祥和的乡村田园生活新气象。村民刘翠坪和邓菲琴正在打着羽毛球,你来我往吊球扣杀。半个多小时下来,两人满身大汗,通体舒畅,直呼过瘾。这是该村推动的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在小广场边的村道上,村民魏建华每走一阵,都忍不住拿出手机看一看。看到自己在“微信运动”的步数和排名往上涨,脸上就露出一丝笑意。“这里走起来比城里舒服,空气好得很,冬天也能闻到香味,到了春天更漂亮。”魏建华一边走一边说。不远处,一群“追风少年”,在村道上骑行,追逐着心中梦想。由红桎木球和太阳能路灯装点的村道,现在成了村里许多人的健身步道,未来或将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迎宾大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广场虽然袖珍却“五脏俱全”。广场内除了摇椅秋千还设有凉亭以及供村民休息娱乐的跳舞小广场。其中小游园占地1600多平方米,四周共栽种紫薇、木芙蓉、铁树等灌木球类80余株、小叶女贞1.3万株,铺种草毯1300平方米,栽种角堇、石竹等时令花卉6000盆,花卉呈飘带状布置,苗木、花卉围合有序,视线通透,极大地提升了景观效果。
“闻起来很香”的新坪村,曾经也是个“平时是干部干,群众看,干得不讨好,看得讲怪话”的后进村。去年来,在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过程中,该村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着手,改水改厕、修路排水、绿化美化。“乡村治理也要根据村民需求的变化来规划。”该村党总支书记贺海军说,去年6月,村支两委在小礼组召开屋场恳谈会时,村民们提议在组里建个休闲广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经过预算评估,修建一个广场至少需要三四十万元,面对资金缺口,新坪村村支两委探索创新,决定一改过去“上级部门大包大揽,村民等、靠、要”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建广场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发动好群众,让村民参与到其中。”贺海军表示,“乡村治理”必须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自己来讨论决定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自治的过程。
让人没想到的是,村民对修建广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广场选址涉及到一些村民家的自留地及青苗。组长沈三清、老党员沈光芒、8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梁声发主动提出把自家的土地无偿提供给组内使用,并且不要一分青苗赔偿费,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效仿……
“我们向村民提出建议,由村级、后盾单位、组内群众三方共同努力,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齐心协力把广场建设好,这一提议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何文介绍起修建广场的全过程:组里动用5万元集体资金启动了广场舞坪建设;村里出资8万元购置了健身器材,并且向上级部门争取了10万元用于广场基础改造;后盾单位送来了垃圾分类亭、草坪、苗木及鲜花。
“我认为还要设立一个凉亭。”“在路灯杆上挂上红灯笼。”“快过年了,要挂彩灯……”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于是,村民沈杰衡、沈杰亚送来木亭,村民梁建军送来红灯笼和彩灯,还有村民送来音箱、射灯、石桌等。村民的热情参与,为广场的建设增添不少光彩。
“广场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得益于村里的干部和党员群众形成了合力,大家劲往一处使,很快就克服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贺海军说,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村民竭尽所能,发挥了光和热,不攀比,纷纷义务投工投劳,铲沙填土、平整场地、安装健身器材……铺健身步道时需要用到鹅卵石,大家又自发去周边捡来鹅卵石并洗干净铺好,连抗美援朝老兵梁声发也要自告奋勇,铲沙推土。在这场标准化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倡导的就是户户都参与,人人是主角,个个都出彩。
最后,贺海军还高兴地讲起一个故事来,就在健身步道铺设完工那天晚上,一位村民放下手中的工具提议说,“来,今天也犒劳一下我们自己”。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附和声此起彼伏。于是东家拿来鸡,西家拿来鱼,在广场上又办起了篝火晚餐,一派和睦、融洽的邻里欢声笑语飘荡在小礼组的夜空。
记者离开时,夜幕降临,小礼组的路灯也次第亮起,未来每一个晨曦微露的黎明,每一个雀鸟归巢的黄昏,小礼组的村民都可以在家门口“游园”中徜徉漫步,享受着城乡治理带来的福祉。他们的幸福日子就像印有“幸福小礼”字样的红灯笼一样红火,像浩浩荡荡的湘江水一样绵长而久远。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谭倩
编辑:石珊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