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山的美,并不刻意,无论何时都令人惊艳。
这片土地已实现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每天太阳升起时都是处处干净整洁、宜居和谐的新面貌。
红网时刻衡阳7月12日讯(记者 王敏 通讯员 罗飞虎 唐成) 角山的美,并不刻意,无论何时都令人惊艳。7月,记者走访石鼓区角山镇时发现,这片土地已实现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每天太阳升起时都是处处干净整洁、宜居和谐的新面貌。
“‘五共’模式,解锁了我们乡村治理标准化的密码。”角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洪波介绍,该镇近年来探索采用“环境大家一起管、文明大家一起创、建设大家一起干、治理大家一起抓、管理大家一起议”的“共商共识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让村民们自己当家作主。
如果说石鼓区的城乡治理标准化推进已成燎原之势、如火如荼,那么,角山镇利民村则是该区大规模推行乡村治理标准化的第一簇星星之火。
2021年10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利民村小范垅组的全体村民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次屋场恳谈会。会议主题是以乡村治理标准化为抓手,打造角山镇的“宜居村庄”和“人居环境示范点”。利民村党总支书记朱宏华说,组里的“五老”人员、党员、乡贤等在会上畅所欲言,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是每家每户的事,需要每一个村民主动付出,呼吁大家自愿参与、自主建设、自行管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村里推行了“四个公开”制度。朱宏华解释,“四个公开”即评比公开、组务公开、贡献公开、典型公开,各村民小组在人口密集的文化广场设置公开栏,将财务收支情况、重大决策等事项进行公开,并通过村民小组会议、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对村组事务进行及时公开,实现基层治理运转阳光透明。
民心齐,万事畅。“我捐2万元!”在外经商的村民钟家军带头捐款;患有尿毒症的村民钟彦明,也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将5000元交到工作人员的手里;“我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点,捐3000元吧。但我自愿投工投劳,为大家多做点事儿……”退役军人谭帮鸿的讲话赢得掌声一片。
小范垅组改造的第一个地点是屋场前的臭水塘。过去,附近农户的污水都排到里面,光是淤泥就有1米多深。经过一系列改造,如今这里已成为莲花观景湿地。一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唯美景观就会在这里呈现。美,不仅在环境,更在人心。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乡村一天天变美,村民们参与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村民董莲媛更是将家乡的变化拍成抖音短视频,向大家展现角山之美。
“在小范垅组的示范带动下,全区各村各屋场都铆着一股劲,力争将自己屋场建设成美丽的示范屋场。”据石鼓区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屋场的相互“比拼”,促进了乡村治理标准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和谐统一。近年来,该区还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融合,广泛开展“最美农家、最美庭院、好婆媳、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公布“红黑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文明新风抚遍石鼓。
来源:红网
作者:王 敏 罗飞虎 唐成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