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
坐拥江河,却有缺水之困,衡阳在节流的同时积极开源,在开源的同时推进治理,敲开了绿色转型、生态发展的“幸福之门”,书写了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新篇章。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衡阳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 湖南省衡阳市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
红网时刻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十一批(2022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湖南的衡阳市、益阳市光荣上榜。
很多人觉得奇怪,衡阳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三江汇流之处,坐拥如此丰厚的“水源家底”,按理来说不应该缺水,实际上衡阳缺水由来已久。
为了让城市“止渴”,衡阳切实把节约用水工作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多措并举拧紧城市“水龙头”,从水生态“困局”中破茧而出,实现从“干渴之城”到“水润之地”的华丽转身。
享有三江,为何还“渴”?
说到水资源,我们都知道,地球虽然是个“水球”,但是绝大部分水在海洋里,只有大约0.01%可以作为人类和生态系统使用的淡水。
那么,衡阳缺水吗?衡阳,是一座与水共生的城市,水是衡阳的根、衡阳的魂。湘江、耒水、蒸水在这里交汇。
然而,衡阳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1498m³,低于全省人均2431m³的水平,低于全国人均2100m³的水平。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2000m³为中度缺水地区。
▲ 衡阳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三江汇流之处。
衡阳为什么会缺水?
根据气候特点分析,衡阳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干旱,降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的63%,而主汛期的4-6月降水就占全年总量的41%。也就是说,衡阳的过境水量多,可控水量少。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愈加突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全面加强城市节水工作,成为衡阳施政策略中的一道“必答题”。
缺之忧,怎么破?用之患,如何解?衡阳清晰地认识到,只有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统筹兼顾、整体施策,才能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近年来,衡阳坚定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做足“水”字这篇大文章。
节流开源,开启兴水之路
节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衡阳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管理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
2020年,衡阳踏上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新征程,大力构建“大水务”机制,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成立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的跨越式突破。
完善节水法规标准是做好节水工作的第一要务。衡阳市强化节水管理,推进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地方法规、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等20多项制度文件。
具体落实到“节”字方面,衡阳市多措并举,多点开花。
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是湖南的工业重镇。在现代化生产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也在逐渐增长。衡阳针对用水大户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努力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重复利用,不断引导企业完成从“耗水大户”到“节水标兵”的华丽转身。
▲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实现从“用水大户”到“水效领跑者”。
6月23日,“百年老企”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厂正在不停地纳污吐净,浊流变清波,钢厂内的生活废水、生产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关水质标准,全部回用于厂区生产给水系统、道路清扫用水、绿化喷灌用水以及生活杂用。每年预计节约水量700万m³,节省水费约3800万元。
产业聚集,节水提质。目前,衡阳各大企业积极探索节水技术创新,正向着“产业节水、节水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迈进。
▲ 衡阳高新区长胜办公楼雨水收集系统。
除了生产节水,还有生活节水、公共服务节水……衡阳掀起了一场“节水革命”。
衡阳高新区长胜办公楼打造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雨水用于整个办公区及周围小区的绿化喷灌,可供利用的雨水量达5000m³,全年节约水费2.5万元。
2020年至2021年,衡阳市一共评选4家企业、8家单位、15个居民小区为湖南省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同时,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21.49%,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19.2%,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16.06%。
今年全国节水宣传周期间,一场节水用水小课堂在太阳广场举行,群众纷纷驻足聆听。此外,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期间,衡阳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干渴之城”华丽转身
空中俯瞰衡阳,湘江穿城而过,江面碧波荡漾,倒映蓝天,两岸花草树木与江水交相辉映,一幅活水绕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让人赏心悦目。
一个缺水城市的水润“蝶变”,是衡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 岳屏公园得到全面治理后,实现水清、景美。
衡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打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目前,衡阳已对11条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赢的效果。
“以前的幸福河是一条臭水沟,如今的幸福河成了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家住雁峰区碧桂园小区的张先生,每天清晨都来河边走一圈,说起幸福河的改造历程,张先生满肚子的故事。
改造幸福河,从截污入手。衡阳结合城市雨污分流工程,新铺12公里长的截污管道,沿岸污水就此流向污水处理厂,切断了污染源。同时,引来活水注入,幸福河的“幸福”二字越发名副其实。
2020年,衡阳市中心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启动,项目投入15.87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雨污水彻底分流,提升和改善城市水环境、消除黑臭水。
▲ 陆家新区中心公园运用海绵建设理念,打造出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体”。
陆家新区中心公园不仅是一处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里面还藏着许多“海绵城市”的奥秘。公园充分利用原有地势特点,结合海绵建设理念有机联通场地水系,融合“渗、滞、蓄、净、用、排”六大功能,实现雨水调蓄、错峰,减少内涝形成。
衡阳从根本上补齐水环境问题背后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城市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不断实现城市绿色发展。一个个“海绵”项目的建设让昔日城市的雨水“包袱”,逐渐变成“解渴”的财富。
▲ 铜桥港污水处理厂。
此外,衡阳坚持绿色发展,提高污水再生利用量,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高标准建设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目前,衡阳城区有污水处理厂6座,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达57万吨,可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如今的衡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总是诧异于衡阳的水美,惊艳于衡阳的水让城市更灵动。
▲ 衡阳,是一座与水共生的城市。
三年行而不辍,创建结出硕果。
衡阳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全市人民携手同心一点一滴厉行节约的最好诠释。《衡阳市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节水型城市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衡阳节水模式。
新目标、新要求,让人充满更多期待和遐想。衡阳将以此为目标,继续书写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新篇章。
螃白:
节约用水,关“住”点滴。
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