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巧兰 周威 衡阳报道
春争日,夏争时,又是一年夏收忙。近日,衡阳市蒸湘区的早稻陆续进入收割期,成片的稻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抓抢农时、开镰收割。近年来,蒸湘区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保障水果丰收,助力农户增收,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专家“坐诊”,“把脉”果园生产
“您好!我家梨园出现了梨树开花座不了果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呆鹰岭镇土桥村果农肖文朝跑过来咨询农技专家。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为做好果园的中期管理,蒸湘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来到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对果蔬种植施肥,做好田间管护,助力农业产业增收。
在土桥村梨园里,绿油油的翠冠梨幼果均匀分布在枝干上,农技专家正在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提醒果农在果树成长中期管理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养护工作。
“这些梨树开花座不了果的主要原因是花没有授到粉及锈病、蚜虫危害所致,须在花期加强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在晴天用‘代生锰锌+吡虫啉+氯氰菊酯’进行防治,叶面正反面都喷,浓度按正常浓度,不能太高,否则就会打坏叶子。”农技专家就翠冠梨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等中期管理技术做了详细讲解,并一一解答大家的提问。
为更好地服务果园生产,蒸湘区抽调了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10余人组成生产技术服务队,通过采取“老百姓点单、农技专家接单”的形式,把农技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老百姓家门口,现场解答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让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让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同时,为方便农民,科技人员通过微信、QQ等形式指导种植生产。截至目前,蒸湘区已利用微信等平台开设“网上问诊”200余人次,开展点对点实地帮扶果农50余场次,为上百余农户解决了水果生产技术难题。下一步,该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的作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为全区农业生产“把脉支招”,确保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监管,守护“舌尖”安全
连日来,针对当前高温干旱天气,导致葡萄病虫害多发高发,农户乱用农药进行防治现象增多的现实情况,蒸湘区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加大水果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宣传培训力度,加密加大葡萄质量安全专项监测抽检频次和范围,为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要正确选购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禁限用农药,遵守农药使用规程……”每到一处葡萄生产基地,农技人员都会不厌其烦地叮嘱菜农有关葡萄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发放相关资料。“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会隔三差五地来到我的葡萄种植基地,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如何选药、配药、喷药,如何规范记录葡萄生产档案等。”雨母山镇临江村葡萄种植大户陈华,在该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全程“保姆式”指导服务下,病虫害全部实行了绿色防控技术。
农技人员指导农户选购农药
蒸湘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每年葡萄集中上市期,他们都会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每周对种植基地进行一次巡查,并开展禁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速测,规范出具速测结果,做到批批检测,杜绝带药上市。“我家上市葡萄,全部开具了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做到带证上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呆鹰岭镇土桥村葡萄种植大户彭和平说。
据了解,目前,蒸湘区农业农村局共组织葡萄安全用药排查、培训、日常监管人员30余人次,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指导葡萄绿色种植技术50余人次,发放《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资料500余份。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加大葡萄质量安全监管和培训力度,推进葡萄优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全区葡萄产品质量安全。
一村一品,助力农旅融合
蒸湘区是近郊有名的农业旅游热门地,如今该区农业产业在新时代新机遇下更是焕发新机,呈现出新业态形式。呆鹰岭镇草莓、翠冠梨、猪血桃、葡萄、火龙果等小水果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同时还积极培育葡萄、草莓、桃子、桑葚、翠冠梨、火龙果等产业,并以高碧村、土桥村为重点,发展草莓、火龙果、葡萄种植;以土桥村为重点,发展桑葚、翠冠梨种植;以新民村为重点发展桃子产业,将以桃子产业为载体,丰富乡村旅游,打造桃花岛旅游品牌。
雨母山镇临江村三毛葡萄园
雨母山镇临江村三毛葡萄园葡萄清甜可口,正是负责人封春华对它的精心护理,他每日在田埂里翻上爬下,精心呵护着7亩葡萄地。封春华是一位听力残疾人,他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困难户,生活十分不易。2020年,他们的生活迎来了新希望。雨母山镇政府为他申请了蒸湘区残联就业扶持项目,在多方关注和帮助下,临江村三毛葡萄园建成了。如今,葡萄藤上结出了勤劳致富的清甜果实。目前,三毛葡萄园巨峰葡萄、户太8号、阳光玫瑰、黑珍珠、黑手指等多个葡萄品种均已成熟,年亩产可达3000斤,每年4万-5万元的收入让封春华从“困难户”步入了“小康家”。
雨母山镇七里山村产业园的翠冠梨
在雨母山镇七里山村产业园,翠冠梨迎来了正式投产。今年产量达1000余斤,园内全部果树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万余元。七里山村产业园位于雨母山镇七里山村阳家湾组,于2019年建成,现该园总面积为62.78亩,其中水面面积11.08亩,耕地面积51.7亩,主要种植无花果、翠冠梨、桑葚、黄帝柑种植兼养殖雨母水产鱼等。该项目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与该村2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帮扶协议,吸纳和带动脱贫户26户74人。
近年来,蒸湘区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融合,立足区位近郊优势,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全区农民生产积极性,建立高效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机制。同时,蒸湘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项目+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了本土乡村全域农旅品牌“源自雨母”,以“乡村合伙人”、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串联,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蒸湘的乡村振兴正在那一颗颗、一串串清甜的水果中实现。
来源:红网
作者:刘巧兰 周威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