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英在烈士墓群中寻找丈夫的墓碑。
红网时刻 记者 王新凤 衡阳报道
2019年清明节,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迎来了一位年近六旬的妇人,她在儿子的搀扶下,手捧两束菊花,一步步走进陵园,眼神在那些冰冷的墓碑前扫过。
终于,在陵园的里侧,她看到了熟悉的三个字——陶荣华,紧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墓碑上张贴的照片。照片上的人风华正茂,还是少年模样。
妇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挣脱开儿子的双手,一步扑倒在墓碑旁,悲痛大哭:“39年了,我带着儿子来看你了……”
妇人名叫李发英,她的丈夫陶荣华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
一句承诺 一生作答
李发英和陶荣华今生的情缘,从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开始。他俩从小生长在衡东县南湾乡茶旺村(今江东村)的两个村民小组,上学的时候,李发英每天要从陶荣华的家门前路过,时间久了,他们慢慢从陌生变成熟悉,再到后来的情窦初开,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1979年秋天,高中毕业后,已经在村里担任会计的陶荣华报名参军,去了位于祖国南方边陲的部队。在军营里,他给李发英写信,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两人正式谈起了恋爱。
1983年的春节前夕,已经当了班长的陶荣华从部队探亲归来,在村里和李发英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成为了夫妻。探亲假快要结束时,陶荣华带上新婚的妻子回到部队,等到李发英从部队回到老家时,已经有了身孕。1983年10月份,儿子出生。
1984年4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抢占某高地的一场激烈战斗中,陶荣华不幸胸部中弹,年仅23岁的他壮烈牺牲,倒在了离高地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而此时,妻子寄来装有儿子照片的那封家信,还静静地躺在后方营区的收发室里,等待他的开启。
“我生儿子的时候,他没有回来。他们父子俩从来没有见过面,连照片都没有看见过。儿子3个月大的时候,我给他寄了一张照片,他也没有收到,信一直在部队营区里面。”李发英哽咽着说。
儿子出生后,李发英几乎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眺望,等待着丈夫从战场上归来,可是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丈夫牺牲的消息。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她感到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然而,看着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李发英心里明白:今后的人生,自己必须要坚强,一定要为丈夫撑起这个家。因为,这是当初在部队和丈夫分别时,她对丈夫应下的承诺。李发英回忆:当时他对我说,你回去要好好照顾爸爸妈妈,有时候他们脾气不太好,你要忍耐一点。我说“好,你放心!”
扶老携幼 告慰英灵
丈夫陶荣华牺牲时,李发英也才23岁,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纪,原本公婆和亲友不忍心看着她一辈子守寡,也曾劝她再找个好人家嫁了,都被她一一拒绝。她担心改嫁后,老人和孩子会受委屈,她宁愿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所有的困难,为夫尽忠尽孝就成了李英华最大的心愿和使命。
丈夫牺牲后,李发英擦干了眼泪,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家里有六七亩水稻田和70亩山林,李发英除了农忙时节插秧、收稻子,平时还要上山挖竹笋、砍毛竹补贴家用,所有的艰辛都被她咽在肚里。
丈夫牺牲后,李发英守在老屋,悉心照顾烈士的家人。
有段时间,由于劳累和悲伤过度,李发英出现了精神恍惚。有一次插秧时,她没有搞清自家责任田的边界,竟然在别人家的水稻田里忙了大半天,直到对方发现后提醒,才知道自己搞错了。那些年,由于茶旺村位置偏僻、产业单一,村民们除了种植水稻,家庭收入主要靠砍山上的楠竹去卖钱。李发英在每年农忙之后,就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外出打工。她先是在附近的竹器加工厂当伐竹工人,每天像男人那样扛着粗壮的楠竹翻山越岭来回十几趟。遇到雨天,她一次次滑倒在泥泞的山道上。后来,她又去往株洲打工,在外面省吃俭用,把挣到的每一分钱都带回家里。
1999年,李发英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再加上陶家大伯从外地寄回的一笔钱,在原来的土砖房旁边新盖起了四间大瓦房,让两位老人从破旧低矮的老屋中搬出,住进了新房子。
两位老人在李发英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走出了失去儿子的悲伤,在静谧的山村安度晚年。因为多年操劳,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李发英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但是在对公公婆婆的照顾上,她从来不含糊。每天早上从穿衣洗漱、到吃喝拉撒,每件事都要做到让公公婆婆舒服舒心。这简简单单的日常起居,看上去轻巧,但是她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从未有一句怨言,也从没让老人们看一次脸色。
乡邻说,遇上好儿媳是二老最大的福分。
李发英在竹器厂打工,扛着粗壮的楠竹翻山越岭。
李发英的婆婆2002年因不慎跌倒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从此一直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一直都在床上。李发英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老人,喂饭、擦身子,从来不嫌脏不嫌累。而且她始终没有放弃帮助婆婆复健,每天为婆婆进行腿部和脚部的按摩,终于在李发英的努力下,婆婆竟能够下床走一段路了。
平时一日三餐,李发英更是变着花样,她尽量做下饭可口的菜,做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老人们吃好。老人有时莫名发脾气,她也从不放在心上,她说:“老小老小,老人有时就像小孩子发脾气,很正常”。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推着公公婆婆到户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为解除两位老人的寂寞,李发英经常给他们讲讲村里村外发生的事,陪两位老人说说话,逗他们开心,慢慢地她的婆婆也恢复了正常行走。每次别人们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可以一直悉心照料患病的公婆,却毫无怨言?她只是微笑着回答,“只是尽自己作为一名儿媳的本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婆年纪渐长,公公在2004年突然患病去世,享年72岁。李发英对寡居的婆婆给予了更为细致的照料和陪伴,2012年,她的婆婆因为中风,再一次瘫痪在床,李发英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2020年3月21日,李发英的婆婆郭吉桂在91岁高龄时也去世了,临终前,婆婆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信念如磐 初心如故
1984年,在上前线的前一天夜里,陶荣华给还未出生的儿子取名陶凯。丈夫牺牲后,李发英始终坚守着对陶荣华的感情,独自一人将孩子拉扯大。那个时候,全家只有李发英一个柔弱的女人扛起家庭的重担,守着嗷嗷待哺的年幼孩子。
所幸的是,烈士家属得到了乡村两级的照顾,村里安排李发英到村小食堂做饭,每天都能带一些小菜回家,便成了儿子陶凯填饱肚子的食物。她起早贪黑挣钱,白天去干活,晚上坐在煤油灯下给家人缝缝补补,为了让家人吃饱穿暖,她把自己的伙食省下来,拿回家给儿子加餐,把家里能穿的衣服改小了给儿子穿,自己冬夏就两件衣服,拆了洗,洗了穿。
在这间低矮的厨房里,李发英为丈夫一家延续着人间的烟火。杨鸿/摄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
李发英的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也十分的孝顺,尊长爱幼,他说要以妈妈为榜样,让自我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和睦。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2005年,儿子陶凯结婚成家,次年生子。这也让婆婆郭吉桂在失去儿子22年后,拥有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战争剥夺了生的鲜活,破坏了家的完整,可生命依旧延续,精神永远不死。
近40载岁月,李发英始终坚守着对烈士丈夫的承诺,独自支撑着一个家,代夫尽孝尽责,给公婆养老送终,把孩子抚养成人,为丈夫一家延续着人间的烟火。
“天黑了,你赶上难心事了。咬牙挺到天亮,才会看到光。”这是一位烈士遗孀朴素的信念。
岁月在李发英的脸上留痕,宛如刀刻。但她始终笑容满面,用一生时间诠释着夫妻之情的忠贞不渝,诠释着德行与孝心的伟力与崇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