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华大学魏华、喻翠云教授联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抗肿瘤制剂

红网时刻衡阳3月22日讯(通讯员 陈健平)近日,南华大学药学院魏华、喻翠云教授联合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新型纳米自递送前药,在克服肿瘤耐药及毒副作用抑制方面呈现较好的效果,为实现精准高效递送抗肿瘤药物、化疗增敏和逆转肿瘤耐药提供了新的制剂学策略。相关原创性研究成果以“A Clinically Translatable Ternary Platinum (IV) Prodrug for Synergistic Reversing Drug Resistance”(一种可临床转化的基于四价铂的用于协同逆转肿瘤耐药的三元前药)为题在药物化学领域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杂志》(中科院1区,IF:8.039)在线发表,论文链接为: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2c01924,并入选Virtual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New Drug Modalitie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药物化学杂志》虚拟特刊: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转化医学中的新药形式)。

该项研究成果中,魏华教授和喻翠云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华大学在读博士生刘映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南华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

当下研发出克服肿瘤耐药且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新型抗肿瘤制剂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为此,魏华/喻翠云教授联合团队基于市售的、经临床批准的试剂,构建了一种TPP-Pt-acetal-CA三元小分子前药,它包括用于生成活性氧(ROS)的肉桂醛单元、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线粒体靶向三苯基磷(TPP)修饰的Pt(IV)单元,两个功能单元通过肿瘤弱酸性pH响应的乙缩醛键连偶联,该小分子前药无需添加额外辅料即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子TPP-PT-acetal-CA NPs。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表明,TPP-PT-acetal-CA NPs可通过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及肿瘤细胞氧化应激对顺铂耐药性的A549/DDP细胞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A549/DDP细胞介导的IC50值比顺铂组低约6倍;在A549/DDP荷瘤裸鼠移植瘤模型中,TPP-PT-acetal-CA NPs组展现出最好的抑瘤效果(顺铂组的3.6倍)和最低的毒副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发现的TPP-PT-acetal-CA NPs纳米自递送系统制备简单、可控,具有扩大化生产的潜力,为研发新型抗肿瘤制剂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极大的临床转化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陈健平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747/66/124744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
  • 健康衡阳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