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东:为基层减负 为群众服务 为发展赋能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封璠 黄毅 吴磊 衡阳报道

炎炎夏日,衡东县推出一系列减负赋能政策,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清凉一夏”。

《关于持续深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进一步精文简会的十条措施》《衡东县为村级组织减负赋能二十条措施》《衡东县为村(社区)减负事项取消、优化清单》……一条条具体的措施,是衡东县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生动实践。

提起基层减负,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表示,“要从‘减负担’做起,让基层干部走进群众;从‘赋能量’出发,提升基层干部服务水平。只有基层干部卸下繁重包袱,腾出手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松绑减负

变“大车”为“轻车”

一大早,石滩乡荷泉村党总支副书记罗学太正步行前往村民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恰巧碰见村民陈爱徕拿着资料去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养老保险问题。罗学太得知后,主动坐下对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讲解。

“我们现在都不在村里坐班了,平时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也减少了,大家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村民排忧解难。”石滩乡荷泉村党总支副书记罗学太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村级组织面临责任状多、承担行政事务多、检查评比事项多等困扰,分散了村(社区)干部服务群众抓发展的精力。为了让基层干部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衡东县按照省委提出的“3+5+5”要求,对村(社区)挂牌进行了规范清理,全县257个村(社区)累计清理各类挂牌2052块,取消、优化事项138项,每个村(社区)平均少挂8块牌子。

??6.marked.png

减少挂牌后的吴集镇莫园村村部。

同时,衡东县全面取消政务APP等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使用功能,严禁随意新开发推广政务APP到村级组织。并在村(社区)探索实行工作数据“一张表”采集,深化“一张表”数据互通共享运用。

石滩乡党委书记邓康告诉我们,“自从省委、市委下发《关于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县委下发《关于为村级组织减负赋能二十条措施》及《衡东县为村(社区)减负事项取消、优化清单》以来,我乡报送的表格减少了一大半,乡组织会议较往年同期减少40%以上。”

??7.marked.png

村干部进组入户。

取消村干部“坐班制”、全面清理村级挂牌等只是手段,让村(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努力在服务群众、乡村振兴中有更大作为,才是根本目的。目前,通过取消村干部“坐班制”、全面清理村级挂牌等基层减负手段,推动村(社区)干部进组入户,累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1.3万余件。

衡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益玲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督促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政策措施,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提升基层为民服务能力,增强发展活力。”

下沉力量

变“小马”为“骏马”

阳国清是衡东县的党员“创客”,在他的带领下,霞流镇李花村“孵”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蛋”。

??8.marked.png

李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蛋”。

“广东、浙江、长沙、衡阳等省内外的订单供不应求,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2月。”霞流镇李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创客”阳国清提起当前的销售情况,很是自豪,满脸笑容。目前,李花村在阳国清的带领下,帮助就业436人,2023年李花村禽蛋产业年产值超过2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民年均收入5.8万元,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小马”拉不动车,究其根本要解决“人少”“体弱”两大问题。坚持党员“创客”赋能,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等群体,精心培育党员“创客”,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既解决了村里“缺人办事”的问题,又解决了村民“问题不能完全在基层有效解决”的困境。

近年来,衡东县向着“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这一首位战略不断集聚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坚持人才集聚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党员“创客”先锋行动,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党员“创客”队伍。同时,县委还把党员“创客”中的优秀分子列入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全县共有党员“创客”人才948名,党员“创客”培育对象1647名,每个村都至少储备了4名农村党员“创客”人选。

??9.marked.png

衡东县党员“创客”技能培训班。

此外,衡东县注重优化选派管理,提升驻村帮扶质效,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据了解,该县现有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55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40人。

大浦镇堰桥村党总支书记胡朝晖表示,“减负赋能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实事、求发展,也就能把关注、关爱、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周到、更细致了。”

科技赋能

变“堵路”为“畅路”

香辣脆嫩的黄贡椒,挑动着食客的味蕾。

衡东县供销社监事会主任、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李应龙介绍,“‘三樟黄贡椒’得益于湘江冲积而形成的特殊沙性土壤,该土壤富含钙、铁、镁等人体所需元素,黄贡椒颜色橙黄,呈细长指形,辣中带甜、皮薄肉厚、口感爽脆。”

??10.marked.png

皮薄肉厚的黄贡椒。

“科技特派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资源优势,带动了我们的企业发展,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省市项目扶持。”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衡东县土菜行业协会会长郭思中介绍。

自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至今,衡东县组织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68人赴17个乡镇62家企业开展科技帮扶,聚焦双季稻、衡东黑山羊、衡东大桃、衡东黄贡椒、黑木耳等乡村主导产业,“一对一”指导农户,帮助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把产业做大做强。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参加黄贡椒提纯复壮、春提早或秋延后栽培技术重点研究项目研发,推动解决黄贡椒退化、农民收入不高两大难题;瑞新农牧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企业生猪站稳粤港澳市场;杨桥镇荆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获得“示范家庭农场”……

??11.marked.png

丰收的黄贡椒。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近年来,衡东县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以发展高标准、高品质现代生态农业为目标,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引进无人驾驶插秧机等,带动农业装备水平提升。积极推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效体现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力争形成“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的赋能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封璠 黄毅 吴磊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840/61/140425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