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如何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怎样守好教育初心,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红网推出《衡阳·书记校长谈》系列报道,专访衡阳中小学书记、校长,谈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
衡阳市实验中学校长罗兵兵。
红网时刻 记者 石珊 阳正坤 李璐 衡阳报道
她是衡阳市首家以“实验”二字命名的学校,1995年,衡阳市实验中学沐浴着朝阳,在湖湘文化的发源地矗立而起。
漫步在衡阳市实验中学校园,可以嗅到诗词文赋的清香瑰丽,可以听到器乐歌曲的宛转悠扬,可以看到艺术画室的个性张扬,可以感受到文体活动的精彩纷呈……
衡阳市实验中学。
近日,记者走进衡阳市实验中学,对话该校校长罗兵兵,倾听这所学校如何以质量立校、以实验强校、以特色兴校?
自建校以来,衡阳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市城区初级中学第一方阵。以北京奥运会水球银牌得主谭飞虎、原空政文工团青年歌手李君等为代表的学子们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无不彰显了该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罗兵兵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全体教师由“单纯教书”向“全面育人”发展、业务能力由“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教育科研由“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
学校制定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宗旨的“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学校力促“双减”落地落实,创新研究思路,坚持开展以“研讨课、汇报课、比武课、示范课”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同时,该校积极探究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借鉴省内外课改名校的课改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宗旨的“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衡阳市首家以“实验”二字命名的学校,“实验”是该校的一大亮点。该校推行具有实验特色的课程表,即:“6+2”课程安排,愉悦身心、因材施教的活动课程,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土壤,为发挥学生特长搭建了舞台。
学校实验室。
衡阳市实验中学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样板校”“衡阳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后有15个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荣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
细数学校荣誉,罗兵兵自豪感溢于言表:“学校大兴教育科研之风,每个教研组有课题,每个教师有研究方向,科研蔚然成风!”
自建校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体艺教育三项工作一直是学校实验园中三朵“金花”,历经29年风雨,绽放得愈加娇艳夺目。
特色教育促发展,落实“双减”增效率。罗兵兵介绍,该校体艺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双减”政策,根据体艺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立足学生实际,各种体艺活动更是色彩纷呈。
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衡阳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近百项荣誉纷沓而来,凝聚着衡阳市实验中学这个团队呕心沥血的付出,为学子铺就一条通往梦想的成才之路。
各种体艺活动在此展开。
建校伊始,衡阳市实验中学就把“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常规为主,科研领先;全面发展,注重特色;质量唯上,求真尚美”作为办学理念,把“励志、善学、求美、创新”作为校训。
“‘风劲帆正好远航,勇立潮头写风流。’我们将一以贯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罗兵兵信心满满地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阳正坤 李璐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