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全球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WORLD COPD DAY)。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COPD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目前,大家对COPD 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各方面的知识和理念都亟待加强。那么,我们就COPD这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慢性气道疾病,来讲点“肺腑之言”吧!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由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进行性气流阻塞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如何尽早发现?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35岁以上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高危人群:
1.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2.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者;
3.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4.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环境中者。
如何自我管理?
1.学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简单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复技能。
2.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戒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3.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定期复查。
4.结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制氧机或呼吸机,储备急救药品。
5.学会识别病情的急性加重,当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既往明显加重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如何居家康复?
1.呼吸训练
①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10分钟,每天1-2次。
②缩唇呼吸:在吸气时,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时间可达4-6秒。每次10分钟,每天1-2次。
2.咳嗽训练
坐位,身体稍前倾,双脚着地,深吸气,腹部膨隆,屏气3-5秒后,胸腹肌用力向内收缩,进行短促有力的双重咳嗽。每次5分钟,每天1-2次。
3.有氧训练
①上肢训练:伸展运动、举哑铃、扩胸运动等。
②下肢训练:步行、慢跑、功率脚踏车/自行车等。
③全身训练:呼吸操、康复操等。
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注意:有氧训练方式、强度及持续时间应视自身情况而定。训练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应≥88%,如运动过程中血氧饱和度<88%或下降超过4%,应立即停止,并进行氧疗。
4.中医功法训练
以太极拳、八段锦、六子决、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功法为主。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温馨提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呼吸康复团队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展:
康复评估:临床评估、呼吸肌肌力评估、心肺适能评估等。
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呼吸肌肌力训练、气道廓清训练、柔韧性训练、有氧训练、中医传统康复训练等。
来源:红网
作者:彭昕欣
编辑:阳正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