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研学游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630105857.jpg

中国印山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独创的“印山全书”实景课堂。

红网时刻新6月30日(通讯员 陈林 滕文清)入夏以来,常宁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各地学子纷纷来到常宁开启“行走的文化课堂”。

常宁市立足富集的山水人文资源,创新构建“旅游+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系统化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专业化开发研学课程、标准化打造实践基地,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教育研学为载体、以文化育人为目标的特色发展路径,为全省旅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常宁样板”。

通过系统性建设,中国印山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于2022年成功获评“省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实现当时衡阳市省级研学基地“零的突破”。

常宁创新模式,构建“多维一体”研学体系,打造精品线路,充分发挥中国印山、中田古民居、广益中学旧址、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等核心资源的独特价值,将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教育场景,构建“文化探秘+红色教育+古建研学+实践体验”多维一体的立体化研学体系。

以中国印山为文化地标,依托全国首创的“印文化”主题景观,将4800余枚摩崖石刻印章转化为鲜活教材。学生沿山径探寻秦汉至明清的印章演变,在导师引导下解读篆刻艺术中的历史密码,亲身验证“方寸之间有天地”的文化哲思。

以中田古民居为历史窗口,依托湘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学子穿行青石板巷,观察榫卯结构与排水系统智慧,从飞檐黛瓦间读懂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营建哲学,激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以广益中学旧址为红色课堂,深度联动湖南师大附中等名校校史资源。通过复原抗战时期祠堂教室、陈列西迁办学的珍贵史料,让学生触摸斑驳课桌。感悟“读书报国”的精神传承,筑牢家国情怀根基。

以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为精神引领,实地考察“伟大斗争·光辉典范--水口山工人运动史陈列”“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耿飚生平业绩陈列”“水口山矿冶史陈列”三个部分,感受百余年前水口山工人在井下劳作时的场景;学习革命先辈领导水口山工人运动斗争、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敢于牺牲的感人事迹,不断增强大国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西岭油茶小镇为实践课堂,依托常宁“中国油茶第一市”的核心产区优势,将万亩生态油茶园转化为生动的产业课堂。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油茶种植、采摘过程,见证古法木榨与现代精炼工艺的融合,在亲手劳作与观察中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剖析“常宁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链条,切身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赋能与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厚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乡土情怀。

6月15日至20日,湖南师大附中的“乡村实践活动”又一次来到了常宁,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场精神赋能之旅。当学子们带着对常宁山水人文的深刻认知返程时,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力量,已悄然融入他们的成长轨迹,成为青春岁月里最生动的“成长注脚”。

旅教融合的“常宁实践”已显现深远育人价值。未来,常宁市将持续深化旅教融合内涵发展,推动研学旅行从“活动体验”向“素养培育”跃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全省文旅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宁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陈林 滕文清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0/74/150855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