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委书记罗卫华(左三),市委副书记、市长邓艳红(左二)在政务中心了解兜底事项办理情况。
红网时刻新闻7月17日讯(通讯员 刘泽平 郭华 曾锐)7月15日下午,常宁市委书记罗卫华深入企业车间、问政热线、办事窗口,为全市营商环境“精准把脉”。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邓艳红,常宁市委副书记、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俊参加。
优化营商环境,常宁市委、市政府始终视作“一号工程”。去年“136”机制全面启动以来,“走找想促”已成常态——干部脚步丈量需求,座谈问需直击痛点,现场办公纾困解难。这一次,调研阵容更显决心:该市纪委监委、市优化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发改局、市司法局、市数据局、市应急管理局、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常宁分局、“两官一员”代表等关键要素保障部门悉数到场,直插一线!
奔着“堵点”去,盯着“难点”办。在湖南伟大生态农业、公安局12345热线问政现场、依美园(衡阳)实业、市政务服务中心,罗卫华一行不绕弯子,哪里是企业反映的“短板”、协同联动的“堵点”,哪里就是“办公桌”。一场场务实高效的现场会,只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务实的举措让企业家们敞开心扉:“遇到难题知道找谁了,三级兜底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有了驻企警官,沟通顺畅多了,一些潜在风险也能提前预警。”“涉企检查更规范了,‘随意性’更少了。”座谈会上,企业家代表既坦诚问题,更点赞变化,可感的营商温度激发着澎湃的发展热情。
面对企业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当场回应,拿出硬招实招,郑重承诺,以“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把企业意见当家书、把清廉服务当家风”的工作标准,将企业反映的问题转化为“问题清单”和“行动指南”,通过全周期跟踪、问题闭环解决、合规高效护航等硬核举措,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平、郭华、曾锐
编辑:谭倩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