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0日讯(通讯员 王艳 全文 孟良宇)“以前的荒山,现在成了‘致富园’。”近日,湖南省常宁市官岭镇虾塘村村支书刘小林看着千亩沃柑基地,果实压弯枝头,心中感慨万千。原来,该村通过村民流转土地,引来常宁市官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如今,连片的果林不仅让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更让5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这样的蜕变,正是常宁市官岭镇精准对接项目招商、全面优化环境服务招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官岭镇招商引资坚持高位推动,深研产业短板,紧盯结构调整升级。通过密集走访、座谈研讨、外出取经,精准把脉发展需求,科学擘画产业蓝图。尤其善用春节、清明等集中返乡契机,举办恳谈会,宣传招商政策,回应企业急难愁盼,当好企业发展的“铺路人”与“中间人”,确保服务直达企业心坎。
同时,该镇以国土空间和村庄规划为底图,依托G356国道经济主轴,围绕中药材加工、生态康养、种养结合加工、农旅休闲体验等项目靶向布局。盘活闲置资源,统一流转至村集体合作社,整合优势打包招商。更聚焦“筑巢引凤”,创新整合七龙、虾塘、中康等临近村资源,规划在七龙村建设100亩乡村振兴产业园,争取资金推进土地平整及水电路等基建。目前,已与5家机械加工、服装纺织等企业达成意向。
优化营商环境,是该镇招商的主打名片,秉持“以企为本、服务至上”理念,建立党政负责人联企制度,主动对接需求。在审批、用地、矛盾调处、基建配套等关键环节,提供“清单化、全程化”服务保障。同时,探索“村合作社+企业+农户”等联营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让兴业沃土滋养出更丰硕的发展果实。
最动人的故事藏在服务的细节里。该镇江边村蛋鸭养殖基地从签约到投产仅用60天,这“官岭速度”背后,是镇村干部“跑断腿”的韧劲。土地流转遇阻,联企干部蹲守半个月,为农户细算经济账。如今,这个年产值超千万的项目不仅激活了沉睡的土地,更带动村民延伸出有机肥加工产业链。
来源:红网
作者:王艳 全文 孟良宇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