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流融合”育匠才,新质财经教材建设再结硕果

红网时刻新闻7月21日讯(通讯员 董伟媚)近日,2025年湖南省职业教育优质教材认定结果揭晓,由全国业财税融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编写的"四流融合"新质财经系列教材《业财融合销售管理》《业财融合采购管理》《业财融合会计基础》《业财融合综合分析》入选省级优质教材;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述4部教材及《业财融合筹资管理》《业财融合投资管理》6部教材获推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湖南财工职院、湖南中德安普公司首创的“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新时代财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贡献了“湖南方案”。

优质教材.png

“四流融合”创新新质财经教材建设理念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企业对“业财一体”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财经商贸类与业务管理相割裂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产业变革。湖南财工职院和湖南中德安普公司立足财经商贸类专业特色,率先提出“以业务流为根基、以财税流为主线、以数据流为纽带、以知识流为目标”的“四流融合”教材建设理念。“四流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度的耦合。”该校党委副书记何万能表示。

翻开教材,“场景导入、认知识别、分析研判、风险控制、任务实施”的五步教学法贯穿始终,这种场景化教学设计源于校企联合研发的“四流融合”数字化教学平台。该平台收录了15个主要行业多家企业的真实业务数据,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场景资源。如在《业财融合销售管理》课程中,学生通过平台实时分析市场数据,模拟制定销售策略,体验从订单处理到资金回笼的全流程。

“团队聚力”打造新质财经教材内容体系

优质教材的诞生,离不开产教融合的深厚土壤。共同体联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职院校,携手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特变电工等省内龙头企业,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企业财务总监、骨干教师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形成“校校协同、校企联动”的研发机制。

教材建设背后是一支教授领衔的高水平师资团队。这支团队构建了 “五位一体”师资培养体系,通过国培省培、校本培养、教学比武、企业历练、资源研发等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近年来,团队成员从教室到企业、从知识到实践,不断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引入教材内容,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流程编入教材案例,为省内外40余所职业院校的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教学范式,成为名副其实的“五金孵化站”。

“学用贯通”彰显新质财经教材育人成效

经过岗课赛证融通1.0版—业务2.0版—大数据3.0版的深入探索,该校现已构建出以“四流融合”为核心的业财融合4.0版教材体系。它重构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课程体系,配套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案例库和“课证衔接”习题集,形成了“教材—课程—实训—认证”的闭环育人链条。

“以前学会计,总觉得和业务是‘两张皮’,现在通过教材里的案例实操,终于明白财务数据怎么来、怎么用了。”2022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小刘的感受道出了教材改革的成效。相关数据显示,自实施“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该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以上,特别是用人单位对学生“业财协同”能力的满意度高达93%,有力印证了教材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

此次4部教材入选省级优质教材、6部获推第二批“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是对“四流融合”新质财经系列教材建设质量的权威认可,也充分体现出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成效。该校党委书记曹鑫表示,湖南财工职院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立足教材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实效,持续深化教材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加强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四流融合”新质财经系列教材向精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将“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财经职教的新标杆。9月,全国首批5000余名业财数据应用与管理专业学生将手捧新质财经教材,为未来助推强国建设夯基蓄能。

来源:红网

作者:董伟媚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39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