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通讯员 赵荣华 李水华 李国光)近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湘交育禾”教育志愿服务团深入邵阳市洞口县文昌街道新平村,开展“关爱教育心理健康”家访活动。志愿者们走进8户乡村儿童家庭,围绕情绪状态、亲子沟通等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起坚实的“家校桥梁”。
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家庭,调研“沉默心事”背后的情感困境。
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乡村家庭教育存在明显代际差异。“很多孩子把心事写在日记本里,却不敢告诉在外打工的父母。”志愿者邓湘文翻开一本被橡皮擦反复修改的日记时感慨道。团队特别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12岁的林林(化名)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出现自卑倾向,志愿者通过沙盘游戏、共情倾听等方式,帮助他重建安全感。
“乡村家长对孩子心理的认知,多停留在‘不哭闹即安好’的层面。”志愿者曾凡艺观察到。团队从“是否主动分享校园事”“低落时有无倾诉对象”等细节入手,引导家长察觉孩子“沉默下的心事”。针对共性的沟通梗阻,志愿者康依婧授以实操方法:“每日10分钟专注听孩子讲‘小烦恼’,不打断、不苛责;用‘你是不是觉得……’的共情语,替代‘你不该……’的评判式表达。”单亲家庭阿琴(化名)家,面对奶奶“不知如何开口”的困境,曾凡艺举例引导:“可问‘今天课堂上有什么新鲜事’,从具体场景切入,更易打开孩子心扉。”
“湘交育禾”教育志愿服务团队长尹雨琪表示,家访并非终点,而是精准服务的开端。目前,团队已依据收集的信息调整后续计划,将推出针对性心理调查问卷。她满怀信心地说:“这场穿梭于田间地头的家访,既让志愿者精准掌握了乡村儿童的真实需求,更为后续帮扶工作锚定了方向,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份成长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赵荣华 李水华 李国光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