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耒阳:棉田里开出“致富花”

1.jpg

棉农们正在对棉花进行管护

2.jpg

绿叶间绽放着洁白的棉花花朵

红网时刻新闻8月19日讯(通讯员 卢健 贺智)初秋时节,耒阳市大市镇长洲村三百亩棉田正值盛花期,雪白的棉朵点缀在翠绿的棉株间随风轻曳。棉农们抢抓农时,做好棉花田间管理工作,棉田间一派繁忙景象。从零星荒地到连片棉田,从传统耕作到规模种植,棉田开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以前这些地大多是荒地,现在一亩能产400多斤棉花,荒地真的变成了‘金地’!”村支书蒋飞云每天都会到棉田察看长势,言语中满是自豪。在他的带领下,长洲村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务工,既拿租金又挣薪金。

今年65岁的村民蒋有辉算起了自家的增收账:“四亩地入股每年能拿800元租金,在棉田务工每天还能挣150元左右,一年下来比以前种水稻多挣1.6万元!”像蒋有辉这样的受益者还有20余人,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300余亩闲置土地,还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参与村民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我们的棉花不仅品质好,而且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真正实现了生态与效益的双赢。”蒋飞云随手摘下一朵棉桃边展示边说道,“现在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期,市里、镇里都有农技人员来指导。未来,我们还想结合棉田景观,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看到长洲村的美丽蜕变。”

从荒草地到致富田,长洲村的蜕变,是耒阳市因地制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耒阳市大力推广优质棉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通过土地整合、技术培训指导、滴灌设施升级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推动棉花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卢健 贺智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2/53/1521204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