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阳渡街道: 问题解决在一线,开门教育办实事

图片61.png

周家坳社区开展屋场恳谈会收集民意。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胡彬 王冠军 衡阳报道

夜幕初垂,107国道东阳渡段新安装的286盏路灯准时亮起,犹如一条璀璨的灯带;兴湘村地质灾害点上,新筑的护坡坚实可靠;光伏篮球场上,年轻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践行开门教育的暖心答卷。

“没想到反映问题后,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家住东阳渡街道的刘大爷指着家门口新安装的路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变化,源于东阳渡街道今年以来,持续推进开门教育,让领导干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问题,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开门纳谏,民意收集到一线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

今年以来,街道班子成员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将办公室“搬”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

街道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由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多个走访小组,定期深入辖区16个村(社区),通过屋场恳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街道班子成员累计带队走访群众100余次,村(社区)开展屋场恳谈会30余次,总计收集到道路照明、道路提质改造、农田水利、环境整治等民生诉求67条,并持续谋划推动。

“以前都是我们去找干部反映问题,现在干部主动来找我们了解困难,这个变化太大了!”金松村村民老李在屋场恳谈会上感慨地说。

马上就办,问题解决在现场

对于收集到的问题,东阳渡街道建立“即收即办”机制,做到小事立即办、大事限期办、难事合力办。

286盏路灯照亮回家路。在走访中,多名群众反映107国道东阳渡段缺少照明,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街道主要领导当场踏勘,第二天就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方案,通过争资统筹,两个月内完成了286盏路灯的安装工作。“现在晚上下班回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周边外出上班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图片63.png

光伏篮球场举办文体活动。

光伏篮球场焕发新生。经走访发现,有青年反映原二七二铀业篮球场设施老旧,无法满足日常健身需求。街道成功将其纳入珠晖区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立即启动提质改造工程,引入光伏发电技术,铺设专业运动塑胶地面,不仅解决了晚间照明问题,还增设了休憩座椅、主席台及相关配套设施,整体功能与视觉体验显著提升。短短三个月后,这里已成为周边最热闹的休闲健身场所,并成功举办多次大型文体活动。

c5a06dafdf214b3b6637e7bcce66ff48.png

兴湘村地质灾害点整治现场。

地质灾害点整治护平安。兴湘村地质灾害点整治是群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街道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办公,协调资金和施工力量,在汛期前完成了护坡加固工程,保障了18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大提升

随着一批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114件,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3e395cfa4ccdc0333dc87786d0a98371.png

高栗村委获赠锦旗。

“干部们下来多了,办事效率提高了,问题很快解决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了。”这是如今东阳渡街道居民们的普遍感受。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淦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开门教育的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干部下沉常态化、民意收集制度化、问题解决高效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夕阳西下,光伏篮球场上的灯光渐次亮起,107国道的路灯如明珠般串联成线,东阳渡街道的夜晚愈发温暖明亮。这光亮,不仅照亮了道路,更照进了百姓心里。

来源:红网

作者:胡彬 王冠军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3/54/1526945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