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李娟。
李娟扎根高职测绘教育一线。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环宣 衡阳报道
坚守初心 三尺讲台映赤诚
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扎根高职测绘教育一线,以课堂为阵地、以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她叫李娟,是园林学院的青年教师,先后荣获“教师新秀”“衡阳市E类人才”等称号。学生眼中的她,温和而坚定;同事眼中的她,是敢挑重任、勇于改革的青年骨干;而在她自己看来,她更愿称自己为那位默默守望三尺讲台、以责任与真情浇育青春的教育者。她负责两门课程《园林测量》《无人机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22年主持《园林测量》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于2024年立项为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双创教育专委会关于公布第二批专创融合“金课”;《林业无人机应用技术》2025年立项为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双创教育专委会关于公布第三批专创融合“金课”。
专业讲授 融智育德铸胸怀
在课堂上,李娟常说:“学技术,更要懂责任。”她的两门课程,看似偏重技能训练,却是思政育人的主战场。在讲授水准测量与高程控制网建立时,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测的不仅是高程数据,更是在守护生态与家园的底线”;在园林测量工程应用中,她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入板书、案例演示与课堂讨论,使技术背后的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潜滋暗长。她在课程导入、课件设计、作业设置中,自然融合“数字中国”“低空经济”“实景三维中国”等国家战略视角,并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让测绘专业与社会使命紧紧扣合。课后,不少学生在学习日志里写道:“李老师的课不只是教我们测量操作,更教我们如何让技术成为责任与担当。”
实践锻造 担当于山野之间
李娟深信:课堂若脱离实地场景,就失去温度与深度。一次在湖南省林下经济科研示范基地的实训中,学生们被要求使用无人机与传统测绘设备综合完成林区测绘任务。现场道路崎岖、设备重量沉重,不少学生感到疲惫不堪,纷纷抱怨。她却毫不退缩,先是安抚同学情绪,随后主动挑起测绘仪器、协助学生搬运,并一路鼓励:“你们今天多走一步,明天才能走得更远。”当航测数据最终经过处理在屏幕上拼接出三维模型时,大家都屏息静默——那一刻,她们意识到:她们不再是在做课堂作业,而在以技术为生态守护竖立桥梁。李娟常对学生强调:“飞行不是游戏,要依法合规;数据采集不能敷衍,要务实可靠;测绘不是炫技,而是服务社会。”在她的引领下,学生们逐渐领悟:每一个航线规划、每一个测量点,都与生态命运、人民福祉密切相关。
以情育人 点燃心灵之火
李娟不仅在技术上指导学生,更用温度和信任抚慰她们的心灵。曾有学生因家庭重压而沉默、成绩下滑,她主动找她谈心、倾听、鼓励,并安排她在实训中担任设备检查、飞行前预检等职责,让她在责任中重建信心;渐渐地,这名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参与操作、钻研技术,并在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另一名因心理状态波动暂请假的学生,李娟午休后经常留下来辅导复习、与她谈心,轻声对她说:“学习不是与她人赛跑,而是与自己对话;慢一点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在这不张扬的关怀中,学生重拾信念,最终顺利完成课程考核与毕业任务。她常说:“教育就是用信任点亮希望,用耐心换回改变。”
赛场铸绩 岗位映初心所向
成绩是她教学成果最直观的体现。李娟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楚怡杯”“南方测绘杯”“达北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斩获特等奖、一等奖。许多毕业生走上了测绘与生态服务的一线:有人进入林业局,承担森林巡护任务;有人加入智慧文旅公司,负责景区无人机监测与巡查;还有人投身环境监测机构,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湿地、水质、生态参数监控。她常引述一句话:“教师的幸福,并不在于教出多少名校生,而在于看着被浇灌的种子,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反思修行 将师德铸于日常
师德对她而言不是口号,而是日常实践。她的办公桌上长期放着一本教学反思日志,每次授课后,她都会记录“学生在哪儿出现卡壳”“课堂哪个环节设计欠缺”“下次应如何改进”。同事曾调侃她“过于严谨”,她回应:“学生的那堂课只有一次,我不能敷衍。”正是这种自觉的敬业与严谨,使得她的课程在学生中口碑良好,选课率持续攀升。无论在学生矛盾调处、教学管理事务中,她始终以公心为先,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正因如此,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也获得了同事的一致信赖。
融智共振 承未来使命担当
“课堂是最好的思政阵地。”这是李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坚信,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教学,就能使学生既能“成才干事”,也能“明德担责”。未来,她计划继续探索更多教学载体与融合路径,将无人机技术与林业生态、森林康养、乡村振兴、数字中国等主题有机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测绘技能,也筑牢理想信念。她说:“我愿一直坚守这片讲台,把一批又一批高职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愿她们带着技能与信念,在新时代建设中闪光发热。”
李娟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饱含温度与实在:她把思政注入课堂,把责任贯穿行动,把关爱浇铸师德,把师魂镌刻日常。而在她的课堂里,学生不仅学会操作测绘工具,更学会了将技术与理想紧密联结。
来源:红网
作者:环宣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