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前,联防队员进行消防设备调试。
联防队员集结成阵,进行誓师。
联防队员巡山检查防火隔离带。
红网时刻新闻4月2日讯(通讯员 肖智辉)近日,春日的山风正掠过湘南大地,在常宁市兰江乡,一场关于“应”与“急”的实践课徐徐“开讲”。随着晨雾散去,27名乡镇联防队员集结成阵,开展森林防火演练,用行动诠释应急工作最深刻的注脚。
演练准备环节让在场人员捏了把汗。“这是排空气的闸门,不能开!”“吸水管需要先灌水!”面对崭新的消防抽水机,队员们反复调试,接口处水花四溅,水却抽不上来。这支由乡、村两级骨干力量组成的联防队,配备着先进的消防山地车、无人机等装备,却在操作时显出生涩。
“演练不是演‘完美’,我们就是要暴露问题,才能锻造筋骨!”兰江乡党委书记彭波在动员会上为实战化演练定调。随即指令下达,演练正式开始:无人机腾空而起,用视频技术对模拟火场进行侦察,为灭火路径规划提供精准支撑;联防队员用水雾隔离带成功阻断火线,控制“火场”范围,先前设备操作的生疏在操练下逐步转换为配合的默契。
在联合巡山环节,联防队员穿行林间,用脚步丈量着每处防火隔离带。老队员手把手传授着“火场呼吸法”,年轻队员演示着新型灭火设施的使用……在此刻,应急精神进行着代际传承,应急人以担当的姿态,展开对每一处安全的守护。
当最后一道“火线”在联合扑救中熄灭,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水龙腾空而起的彩虹,亦是兰江乡用实践书写的基层应急工作答卷:要以“应”的千锤百炼,去铸就“急”的铜墙铁壁。
来源:红网
作者:肖智辉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