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㊿|速度的见证

图片2.jpg

中国铁路大提速纪念站台票纪念册。

前言:如果说铁路是记录社会发展轨迹的时间轴,那么铁路老物件则是重要的里程碑,是具有象征历史浓厚意味的文化符号。在珠晖区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一座由铁路文学作家创办的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陈列着近千件斑驳陆离的有着铁路“烙印”的老物件,在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倾诉着百年铁路的演变史。珠晖区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系列报道,深情讲述蕴藏在老物件背后的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铁路故事,引导参观游客从老物件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朱萱 衡阳报道

从北京站于1984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35周年发售全国第一组彩图站台票之后,全国各地火车站相继制作发售了形式各异的彩图站台票。人们在赏鉴这些绚丽多彩的站台票时,会发现绝大多数是各铁路局或较大的火车站如广州站、长沙站、衡阳站等设计制作的。而在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却收藏有一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策划”署名的为数极少的站台票纪念册:“中国铁路大提速纪念站台票”。它在2005年仅印制了一万册精装本,纪念册里装有40张铁路场景的站台票。

如此郑重其事,就是因为从1997年到2005年短短八年期间,我国铁路相继进行了五次大提速,使火车的运行时速从九十年代初期的48.1公里提升到65.7公里,并且使几大铁路干线的不少区段的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为此后2007年开始的第六次大提速夯实了基础。这般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铁路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确是值得全国铁路系统中枢的铁道部特地为之出一套纪念站台票和纪念册的。

第一次铁路大提速:1997年4月1日,这次大提速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140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由1993年的时速48.1公里,提高到时速54.9公里;并且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纪念册中的第一张站台票图案,就选择了大提速前在沈(阳)-大(连)的试验机车。

第二次铁路大提速:1998年10月1日,快速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时速160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55.2公里,直通快速、特快客车平均时速达到71.6公里;并且首次开行了行包专列和旅游热线直达列车。其代表性的站台票则是从青岛站到青岛港码头的集装箱专列进港的场景。

第三次铁路大提速:2000年10月21日在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线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四纵两横”提速网络。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0.3公里,新的列车车次将传统的快速列车、特快列车、直快列车、普通客车、混合列车、市郊列车、军运人员列车七个等级调整为三个等级,即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假日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这次大提速还首次开行了28对旅游专列。

第四次铁路大提速:2001年10月21日在京九、沪杭、京广南段、浙赣、哈大线等顺利实施,提速里程达4257公里,使全国铁路提速里程达到1.3万多公里,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纪念册选择的站台票场景之一,则是庆祝武昌至广州区段电气化铁路胜利开通的场面。京广铁路上的客运列车运行时速自此达到140公里,为日后的高铁奠定了基础。

第五次铁路大提速:2004年4月18日开始实施。这次提速实现了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达16500多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纪念册特地选择了设在北京的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场景和电气化铁路网制作了纪念站台票。

见过这本站台票纪念册的收藏家和参观者都说,一本纪念册里居然收纳了40张站台票,而且铁路运输各部门如火车站、火车头、车辆、线路、旅客等等都囊括于其中,不愧是由铁道部主持设计制作的精品佳作。“如果谁要想了解铁路的全貌,这本站台票纪念册提供了最佳选择!”

来源:红网

作者:朱萱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9/57/1495184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