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5月13日讯(通讯员 何佩)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运动达人、工地里埋头苦干的老师傅、渔船上撒网劳作的渔民……当眼角悄悄爬出一片“蝉翼”时,早期觉得不痛不痒无所谓,殊不知这看似无害的“小翅膀”,正默默酝酿着一场视力危机!
翼状胬肉,俗称“鱼肉”,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的一种赘生组织,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因此得名。翼状胬肉通常是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并向角膜内发展,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严重时可覆盖至瞳孔区,影响视力。
很多人觉得:“不痛不痒,顶多难看点”。事实上,就像爬山虎侵蚀墙面,翼状胬肉会逐步侵占角膜,还会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大的胬肉还会影响眼球的运动。即便是静止状态,也会加剧干眼,胬肉即便不长大,也会影响泪膜,造成眼干、灼烧感,盲目用眼药,可能会加剧二次伤害。
因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发现翼状胬肉及时干预,一旦达到一定大小就必须手术切除,尤其是处于进行期的胬肉,即使出于静止期的胬肉,如果拖延治疗的时间太长,手术时不容易切除干净,会提高复发的可能性。
爱尔眼科“睛致”翼状胬肉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对胬肉组织清理彻底及周边疑似病灶清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保护创面。同时使用生物羊膜覆盖,能促进上皮修复、令创面快速复原、抑制炎症,并缓解疼痛。5月17日上午9点,衡阳爱尔角膜及眼表专家亲诊日活动,专家面对面科普胬肉防治知识,现场答疑解惑~
衡阳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主任张星慧提醒,紫外线与环境是导致翼状胬肉的主要因素,司机(驾校教练)、常年户外运动者、户外工作者等人群是翼状胬肉的高发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呵护眼健康,一年一眼检,早发现、早治疗,切勿拖延。
来源:红网
作者:何佩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