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谭芳丽。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罗秋华 衡阳报道
四月的尾声轻叩窗棂,凌晨的微风在寂静的街巷间游弋,唯有县人民医院大会议室灯火如昼。衡东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谭芳丽和团队正在为“5·12”护士节护理健康科普视频创意大赛做最后的冲刺。
舞台上,她反复调整护士的仪态细节:“挺直腰背,眼神要坚定——病友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信任感。”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护理场景,她指导多个护理团队连续两周熬夜剪辑、排练,打磨细节,将专业内容与创意形式深度融合。最后,12支参赛队伍在决赛中带来精彩作品,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充分展现了各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赛后,年轻护士感慨:“谭主任教会我们,护理不仅是操作,更是艺术的表达。”
临床革新:细节体现专业温度
25年前,谭芳丽初入护理行业。第一次夜班时,带教老师就跟她说:“护理无小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此,这句话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座右铭。
在临床一线,她是让病友如沐春风的守护者。任综合科护士长期间,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达科室,深夜加班也成为了她的常态。她说:“一事极致,才见匠心;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担任10S办主任时,她发起“细节革命”——从病历夹标签统一到治疗车物品定位,多个科室效率提升40%以上。升任护理部主任后,每逢春节繁忙期,她带头下沉临床,与护士们并肩作战。“离病床越近,决策才越有温度。”她在管理会议上反复强调。
一次,有位护理姐妹因家庭变故限入极度迷茫中,谭芳丽主动将其约着出来散步,以温暖的爱心和同理心的智慧,给予她春天般的深情关怀,更从专业角度帮她们分析职业规划,还从心理角度给予疏通与开导。在她的悉心帮助下,护理姐妹很快走出了阴霾。谭芳丽就是这样在每一次微小的援助中发现了成就的光芒,成为了那些在困惑中挣扎的护士姐妹的温暖港湾。
某日,一位家属因排队时间过长情绪激动。谭芳丽了解情况后没有急于解释制度,而是搬来椅子请对方坐下,递上一杯温水:“您焦急是因为关心家人,我们立刻协调优先处理。”十分钟后,家属主动道歉:“您这样耐心,我们反而不好意思了。”二十五年来,她像个人体陀螺仪,始终在专业精度与人性温度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成为护士与病友们的“心灵港湾”。
美学护理:姿态传递生命力量
“护士的仪态,是递给病友的第一张名片。”谭芳丽极力倡导“美学护理”理念,让护理工作焕发新的温度。她要求护士站姿挺拔、步履轻盈,甚至亲自示范如何用眼神传递安抚。她说“优雅的姿态能给病友传递安全感”。一次查房中,病友王奶奶拉着她的手说:“看到你们步履轻盈的样子,我就觉得病好了一半。”
暮色中的医院长廊,谭芳丽的白衣下摆划出柔和的弧度。为深化理念,她要求团队在精进业务同时,也要优化形象,积极推动医院全员礼仪素养提升,特邀知名专家老师来院进行授课,从服饰搭配到沟通话术,从接待礼仪到病床旁的俯身倾听,将“美”融入每个细节。年轻护士小陈起初不解:“仪态不是形式主义吗?”直到一位术后患者对她说:“你弯腰为我整理被角时,眼神像家人一样温柔。”她这才懂得,优雅的姿态是对生命的敬重。
廿五坚守:白衣守护初心如磐
有一年除夕夜,谭芳丽组织护士们为住院病友准备“爱心年夜饭”。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她将热气腾腾的爱心餐和手写贺卡送到病房。一位独居老人哽咽道:“这顿饭让我觉得,医院也是家。”
她曾为疏导一名抑郁的护士,连续三个月陪对方晨跑;也曾因制定新规,翻阅200份病历寻找共性痛点。“护理是技术,更是心与心的对话。”25年来,她像一座桥梁,连接制度的严谨与人性的温暖。那深夜伏案的背影、那微微俯下倾听的身姿,都化作病友床头的一声“谢谢”。
暮色中的医院长廊,谭芳丽的步伐依旧从容。白衣翩然间,仿佛一缕清风,涤荡过无数初入行业者的迷茫,更温暖了万千病友的心。这份初心,历经岁月淬炼,依旧清澈如初。
来源:红网
作者:罗秋华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