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耒阳:棉花采收正当时,“技”护丰收促振兴

10ca96fb04ed11359212996e33cf415d.jpg

十多位农户分散田间,指尖在枝间灵活翻飞。

2382d989e57cb07bbe4ad58fc93c292b.jpg

机器声、农户的谈笑声与风吹棉田的“沙沙”声交织,为采收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6日讯(通讯员 曾志明 刘喜)10月15日,永济镇大众村棉花种植示范基地里,丰收的热浪扑面而来。机器声、农户的谈笑声与风吹棉田的“沙沙”声交织,为采收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连片棉田铺展,雪白棉絮裹着阳光的暖意缀满枝头,风一吹便轻轻颤动。一台棉花收割机轰鸣穿梭,铁臂舒展间将成片棉朵“收入囊中”;十多位农户分散田间,指尖在枝间灵活翻飞,转眼就将蓬松的棉花装满布袋,沉甸甸的袋子在田埂边堆成小山。

“这是我们全胜家庭农场第一次种棉花,本来心里没底,没想到收成这么好!”耒阳市全胜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全胜站在棉田边,手里捧着刚摘下的棉花,语气里满是惊喜,“从选种到播种,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经常来指导,手把手教我们辨苗情、防病害,还帮我们联系机械化设备。你看这棉花,绒长、色白,品质比预期好太多,真的非常感谢!”

“我镇利用红斑区土地特性,规划种植棉花一千余亩,当前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采摘,确保颗粒归仓。”永济镇党委委员蒋城荣介绍,棉花采收后,该镇下一步将全面落实“棉油轮种”模式,让土地在冬春季节种上油菜,通过“一季棉+一季油”的高效轮作,既能提升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又能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农户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实现增收。

今年以来,耒阳市聚焦棉农“种得好、收得顺”的需求,通过举办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现场会、成立农业专家小组驻点指导、邀请省市级专家开展专题授课等举措,重点推广棉花机械化种植、精准水肥管理等新技术,为首次尝试种棉的经营主体和农户扫清技术障碍、保驾护航。

“依托严格管控区的土地资源,全市已规模化发展棉花种植一万余亩,其中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面积达三千余亩。”耒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实地测算,大众村这片示范田平均亩产500斤左右,为后续推广“棉油轮种”打下了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曾志明 刘喜

编辑:蒋楠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54/50/1535802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