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不服输”的韧劲、“不怕苦”的实干、“不忘本”的情怀,是衡商闯荡商海的制胜法宝。衡阳市委统战部、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推出《天下衡商》融媒体专题,通过《雁归来》的赤子情怀、《创业纪》的奋斗征程、《商会志》的群像光辉,展现衡商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 李璐 通讯员 蔡中湘 全鑫 实习生 何琦 万倩 唐虹 衡阳报道
在功能性膜材料的全球竞争版图上,一家来自衡山脚下的中国企业正悄然改变产业格局。
从防窥膜到量子护眼膜,从智能调光膜到裸眼3D膜、从汽车隐形车衣到自动变色膜……其产品不仅深度切入华为、联想、中兴、维沃等国产品牌供应链,更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成为特斯拉、东风日产、日本电装、三星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让 “中国造”功能性膜材料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打破技术垄断、取代国外进口品牌!站在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背后的,是一位从中专校园走出的“破壁者”——刘文亮。他的创业经历,不仅是一部中国企业家的个人奋斗史,更是一幅中国制造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缩影。
![]()
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商智萌发 从“铁饭碗”到“闯广州”
1996年,湘潭市一所中专校园里,15岁的刘文亮背着鼓囊囊的背包穿梭在教学楼间——包里装的不是课本,而是从株洲市场采购的BB机。彼时的他,敏锐捕捉到同学们对通讯设备的需求,一场稚嫩却大胆的商业实践就此开启。
“最初是自己挨个班级上门推销,跑断腿效率还低。”很快,刘文亮摸索出“班级代理” 模式:在每个班级发展一名代理人,按每台50元利润分成。这一创新策略迅速铺开销路,让他的“小生意”越做越顺。
短短一年多,这个青涩的“校园创业者”不仅积累了约10万元资金,更在与同学的沟通磨合、与供应商的议价博弈中,悄然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多年后回望这段经历,刘文亮仍感慨不已。
1999年,毕业后的刘文亮被分配到当地自来水厂工作,每月拿着40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彼时社会正经历停薪留职、下岗潮的变动,曾尝过创业“甜头”的他,清晰意识到“稳定”背后隐藏的发展局限。
“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文亮毅然递交辞呈,收拾起简单的行囊,踏上南下广州的列车——他要去更广阔的天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
高精密涂布生产线。
自立门户 从 “贸易商” 到 “制造商”
去广州后,刘文亮进入一家外资企业从事汽车内饰材料销售,短短3个月便晋升为销售主管。
“去推销产品,大部分客户的第一句话就会问是中国的品牌还是进口的品牌,如果是中国的就不考虑了。”刘文亮被刺痛,开始思索,“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民族品牌?”
2003年,带着对“公平发展”的渴望和对“中国造”的信念,刘文亮注册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从代理外资汽车胶粘材料起步。但他深知,“赚差价”的模式没有未来,只有掌握生产能力,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2005年,他又顶住资金压力,在广州租下厂房,购入设备,正式转型为制造商,生产汽车胶粘与发泡材料——这一选择,让他成为国内第二家涉足该领域的企业。
“受中美贸易战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关键材料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对我们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扩大产能,2012年,刘文亮将发展目光投向衡阳,选择在衡山建设生产基地。
高铁开通带来的区位便利,叠加南岳衡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坚信这里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这一抉择,恰与衡山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
产品厚度在线监测。
模式创新从“卖材料”到“全链条服务”
扎根衡山后,刘文亮带领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他始终聚焦功能性膜材料这一细分赛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突破十余项行业 “卡脖子”技术——
不仅在晶镀AF、量子护眼、湿法AR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创新性地将超爽滑、高耐磨、防蓝光等十大核心技术集成于单一功能膜产品中,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为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个企业的力量有限,要想打破国外垄断,必须聚起中国企业的合力。”2018年,带着这一理念,刘文亮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华电子新材料联盟”,成功整合全国50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成品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通过推动技术共享、市场共拓、资源共用,联盟有效提升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形成“抱团发展、共赢共生”的产业生态。
![]()
产品拉伸力测试。
如今的佳诚新材,已成长为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不仅拥有多个创新平台,更与中科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借进口材料国产化的市场大势加速发展。
在商业模式上,刘文亮还规划了全新布局:“我们计划在商场、机场、运营商门店等场景铺设万台贴膜机器人,消费者扫码选择手机型号,就能以高性价比享受专业贴膜服务。”这一模式既提升用户体验,又让佳诚产品直接触达终端,强化品牌渗透,“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引擎”。
谈及未来,刘文亮眼神坚定:“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功能性膜材料世界级品牌——三年内产值突破20亿,冲刺科创板;更希望把‘强强联手’的模式复制出去,帮更多制造业企业少走弯路。”
他始终坚守“聚中国力量,创世界品牌” 的愿景,将 “白龙马精神” 作为自己的信仰:“像白龙马般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秉持合作、利他与服务理念,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崛起,不是一家企业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这句话,既是他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更是他带领企业持续向前的信念支撑。

策划:欧美景 谭如茵 李胜峰
执行策划:蔡中湘 全鑫 丁晴 王敏
设计:李璐
衡阳市委统战部 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红网时刻新闻 联合出品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李璐 蔡中湘 全鑫 何琦 万倩 唐虹
编辑:谭倩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