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下衡商·创业纪|颜群轩:解锁废旧电池的“永生”密码

创业纪3.jpg

编者按:“不服输”的韧劲、“不怕苦”的实干、“不忘本”的情怀,是衡商闯荡商海的制胜法宝。衡阳市委统战部、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推出《天下衡商》融媒体专题,通过《雁归来》的赤子情怀、《创业纪》的奋斗征程、《商会志》的群像光辉,展现衡商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

微信图片_20251021090726_183_373.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丁晴 阳正坤 通讯员 蔡中湘 全鑫 实习生 唐艺 张晶 衡阳报道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

辉煌的数字背后,一场“退役电池”浪潮正悄然涌来。如何化解这场巨大的生态挑战,成为新能源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43岁的颜群轩,已在这条绿色赛道上奔跑了十年。

他创办的金凯循环,每年使上万吨废旧锂电池“重获新生”,将曾经的“环境负担”,点化为可持续的“城市矿产”。

湖南金凯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室走出的“破壁者”

言语温和,衣着朴素,气质沉静——颜群轩看上去,更像一位刚从实验室踱步而出的学者。

你很难将他与一家年产值数十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始人联系在一起。

颜群轩的故事,始于中南大学——那个被称为“锂电界黄埔军校”的地方。

他的青春与锂资源开发紧密交织,师从锂电行业领军人物李星海教授,颜群轩在博士期间攻坚锂云母矿提锂技术,并在江西宜春成功落地了全球首个锂云母提锂工厂。

然而,2013年锂价低迷,每吨仅三四万元,提锂经济性差,工厂难以维系,理想被现实泼了冷水。

命运的转折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电池“废料”里。

颜群轩敏锐地发现:被行业忽视的电池废料,竟隐藏着锂回收的巨大价值。他毅然决定创业,与几位校友凑了400多万元——大多是家人和朋友的借款,在江西宜春租下2000平米的厂房,建起了全球第一条从电池废渣中提锂的生产线。

前路,荆棘遍布。“没有先例可循,全靠团队一步步摸索。”颜群轩回忆,产线调试耗时近半年,资金链几度濒临断裂,“最困难时,连购买辅料的钱都拿不出。”

信念,终让实验室的理论在废墟上开出了花。

这条艰难诞生的生产线,不仅成为全球锂资源回收产业化的起点,也奠定了金凯循环“技术驱动”的基因。

金凯循环三元萃取车间。

近年来,公司投入10亿元巨资,新建三元与磷酸铁锂废料回收专线。智能装置与DCS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车间用工量比传统产线减少50%以上,“科技驱动生产”,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镌刻在每一寸土地上的现实。

技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2015年开始,新能源行业迎来爆发。颜群轩不再满足于租赁厂房的“小打小闹”,他将目光投向湖南耒阳——这座曾以煤炭为荣的资源型城市,正迫切寻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在耒阳循环科技产业园,金凯循环扎根300亩土地。业务从专注提锂,扩展到全面回收镍、钴、锰、铜等金属,完成了从“取一物”到“取万物”的产业跃迁。

耒阳基地建成了国内首条从电池废料中回收锂的产线,年处理规模达1.5至2万吨。“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废旧锂电池到电池级碳酸锂的高效转化,彻底改变了行业将其视为工业固废的现状。”颜群轩的语气里,是难掩的自豪。

金凯循环中央控制室。

技术,始终是核心驱动力。金凯循环拥有42人的精锐研发团队,多数来自985、211高校的博士和研究生,拥有授权专利61项,并以每年5项的速度递增。2023年,金凯循环荣登“科创中国”榜单,这是对其创新实力的最佳认可。

2022年,公司在长沙望城建立新基地,规划建设10万-15万吨磷酸铁回收产线。“耒阳的经验是长沙升级的基石。长沙有中南大学等高校,那里有锂电人才成长的沃土。”颜群轩的思路清晰,“研发中心,要设在能留住人才的地方。”

从耒阳的产业化试验田,到长沙的升级版智造基地,金凯循环的扩张路径,恰似一场技术与城市的深度对话,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

绿色循环的产业闭环

在新能源宏大叙事中,金凯循环扮演着一个意味深长的角色——它既是终点,更是起点。

通过其技术赋能,废旧电池不再是环境的负担,而是“移动的矿藏”,被重新注入产业链,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绿色血液。

颜群轩在废旧电池中“寻宝”的远见,如今结出硕果。金凯循环已成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其产品虽不直接出口,却随着中国制造的电池走向全球。

2024年,公司处理的废旧锂电池拆解物及各类含锂废料超过2.2万吨,年产量国内领先,用坚实的行动践行着绿色循环的承诺。

昔日“一煤独大”的耒阳,因循环经济而焕发新生。园区内,退役电池“变废为宝”;园区外,颜群轩的梦想仍在扩张——“金凯大一点,污染少一点”,这句朴素的标语,是他对绿色制造最执着的信仰。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金凯循环已提前落子。通过长沙基地的建设与耒阳产线的优化,其处理能力与技术护城河不断加固,静待风起。

展望未来,颜群轩的愿景清晰而坚定:“我们要成为回收行业的领军者,不仅创造企业利润,更要谋求员工福祉,承担社会责任。”

从实验室里的博士,到锂电回收产业的拓荒者;

从宜春的租赁厂房,到耒阳、长沙的双城布局——

颜群轩的十年创业路,正是中国锂电循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生动缩影。

在耒阳这片热土上,他将论文写在了产业振兴的大地上,而金凯循环的绿色革命,序章刚启,未来可期。

策划:欧美景 谭如茵 李胜峰

执行策划:蔡中湘 全鑫 丁晴 王敏

设计:李璐

衡阳市委统战部 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红网时刻新闻联合出品


来源:红网

作者:丁晴 阳正坤 蔡中湘 全鑫 唐艺 张晶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54/65/1536930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