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县:红薯丰收“甜蜜蜜” 特色产业添活力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通讯员 邹健 姚康 王青)眼下,衡阳县各乡镇的红薯迎来收获季。田间地头里,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挖,一派繁忙喜人的丰收图景。

图片6.png

村民在地里采挖红薯。(吴展名/摄)

走进井头镇群兴村的红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有序采挖红薯。一个个色泽红润、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整齐堆放在田垄上,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该品种为“烟薯25”,因口感软糯香甜、糖分含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村民们种植此品种多年,常年从志宏农业采购种苗,企业再以市场价统一回收,让农户红薯销路无忧。

井头镇群兴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安向记者介绍道:“每亩地红薯产量大概有5000多斤以上,现在请人工挖是120元一天,卖给志宏农场是0.7元/斤,我们村今年种了400余亩红薯,除了各项种植开支,大概每亩纯收入有1000多元。”

图片7.png

红薯喜迎丰收。(吴展名/摄)

在志宏农业的红薯仓库,企业负责人陈修武正忙着将收获后存放的红薯运往工厂,按品种分类加工。“烟薯25”经削皮、切块、蒸熟等工序,制成畅销的红薯片、红薯干;淀粉含量高的“商薯19”,则主要用于制作红薯粉条,每斤售价12元左右,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衡阳志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修武说:“我们的红薯种苗是和农科院合作培育的,每年年初发放给农户种植,淀粉类的红薯‘商薯19’在原来老品种基础上,产量提高了25%,红薯淀粉含量提高5%-7%,‘烟薯25亩产量也提高了。”

图片8.png

村民加工蒸煮红薯干(吴展名/摄)

衡阳志宏农业自2013年成立以来,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衡阳县首个红薯制品智能化生产车间,生产线的搅拌、蒸煮、剪切等核心工序均实现机械化,日产红薯粉条1500余斤,每年加工红薯粉条、粉皮300吨左右,红薯片、红薯干200余吨,各类红薯产品通过线上电商直播等多元渠道推广,畅销国内外,更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斩获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

近年来,井头镇深耕红薯特色产业,以志宏农业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开发多元红薯产品拓宽价值空间,带动当地6000多户农户种植红薯,年产薯粉条、红薯干等制品超200万斤,年产值突破3500万元,小小红薯变成撑起乡村振兴的特色大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邹健 姚康 王青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087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