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冯纯祥正在查看秧苗成长情况。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曙霞 罗晨曦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春雷响,万物长”。3月26日,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的田野里春潮涌动,生机盎然。刚刚参加完衡阳县两会的田润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纯祥正在育秧大棚里查看秧苗成长情况。
“种子要布到中间,两边太出去了,盖薄膜时会压到,影响秧苗生长……”冯纯祥一边操作设备,一边向前来请教的种粮大户传授播种技巧,耐心指导水稻的精细播种。
眼前这位80后身材结实,农机操作熟练,一看就是种田的“老把式”。冯纯祥告诉记者,他已经返乡务农6年了。
2019年的农忙时节,冯纯祥回到家乡看到水稻田里劳作的大多是50后、60后,没有几个青年劳力,于是打定主意投身农业。没想到,父亲很是支持、满口答应:“农业现代化,正需要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人来接班!”
冯纯祥在镇、村两级和家人的支持下相继创办了衡阳田润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县弘升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买了一台翻耕机。
“我是村里第一个购买大型翻耕机的农民。机子下地第一天,好多乡亲都来围观。”冯纯祥回忆着。眼看着冯纯祥一个人驾驶着翻耕机器几分钟就平整好了一亩田,乡亲们大开眼界,连夸好使,纷纷请他帮忙代耕。
“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农业一定会是朝阳产业。我们年轻人可以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种田这份事业,并且能够干得更加出色。”冯纯祥说。
冯纯祥越干越起劲,一边扩大规模,一边添置设备,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无人机、烘干机一应俱全。他告诉记者,一个农机手、一台插秧机,一天就可插秧三四十亩,并且插秧行距、间距规范,机械化种田不仅成本更省,还能保证秧苗品质、增加粮食产量。
冯纯祥依靠机械种植的水稻长势更好,喜获丰收。“去年我家种了1200多亩田,产量有1000来吨,卖谷收入有200多万。”冯纯祥算了一笔账。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提升,农机工作数据和农作物长势情况也实现了“一手掌握”。冯纯祥打开手机,农机历史运行情况,统计作业时长、作业面积、行走轨迹等数据,一目了然。啥时候灌溉、啥时候施肥、是否需要打药,手机都会提前提醒。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选好良种,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推行水稻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冯纯祥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农业工作队伍中来,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冯纯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成为“种粮大户”中的一员。衡阳县现有耕种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83人,其中80后年轻人有101人;350亩以上的大户63个,其中80后年轻人有32人。
今年,冯纯祥准备再扩种200亩双季稻,合作社的水稻种植面积将超过1400亩。
据悉,2024年衡阳县粮食播种面积超132万亩,其中年轻人管理的土地面积占比超过11.5%。
来源:红网
作者:陈曙霞 罗晨曦 宋美君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