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可照现实,可照未来。以时间为轴,触摸历史肌理,与每一个平凡而不凡的一天惊喜相遇,红网推出【衡州·日记本】系列,记录衡阳历史上的今天,希望与你来一场与历史的邂逅,看看时间长河流过衡州大地的风物馆藏。
红网时刻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矗立江边。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朝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今日一看,仍古朴典雅。
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朝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今日仍古朴典雅。
76年前,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这成为衡阳市民心中的一大憾事。
14年前,数以千计的市民联名给衡阳市委、市政府写信,要求重修石鼓书院。
2006年的今天,衡阳市委、市政府召开重修石鼓书院动员大会,石鼓书院重修工程正式启动。
今天,记者游赏石鼓书院,一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古韵雄姿。
今天,记者游赏石鼓书院,一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古韵雄姿。
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石鼓书院仿照清朝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几立江中,蔚为壮观。在期间行走,依稀可见当时学者大儒神采飞扬地讲课、莘莘学子聚精会神聆听的情景。
广场上,紫花鸢尾,矮杆红花美人蕉等一批色彩明快的花草,拼绣出独具风格的园林绿化景点,用“美颜”春色惊艳市民。
目前,全国上下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为确保游客安全,核心景区对游客进行定点或随机体温测量,并要求游客配戴口罩、凭身份证实名制登记。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依次可游览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就是禹碑亭。
石鼓书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是中国四大书院中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和湖湘文化发祥地,石鼓书院鼎盛数千年,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比较高的地位。
石鼓书院一景——大观楼。
石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讲学风气甚浓。历代名师大儒,都相继来这里登台传道,使石鼓成为远至京师近至衡永郴桂道士子们向往和云集的学府,成为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讲学式”书院的楷模,对湖湘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中国一所最古老的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石鼓书院所造就的人才之多,实在是难以计数。
清乾隆衡阳县令陶易写有《石鼓书院》一诗,描绘了“英才荟萃”的景象,诗曰:“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一经开。”
王船山、李国相、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等高风亮节、博学多才者也出自石鼓书院。
像这样的栋梁之才,还有大清中兴名臣彭玉麟、衡阳第一个传胪彭述等,他们都是从石鼓书院走向中国大舞台,“各领风骚数百年”。
石鼓书院文化深厚,非简单介绍就可以描述尽的,要真正的了解石鼓书院,还要翻阅大量史料记载、典籍,才能加深对石鼓书院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船山故里,依旧国学飘香。
2010年以来,衡阳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优势,依托千年石鼓书院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创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先后邀请了余秋雨、于丹、纪连海、陈晋、梁文道、刘和平、唐浩明、王跃文等嘉宾论道解惑。
仿佛是石鼓书院重开“山门”,设坛讲学,世人得以再度同享文化盛宴。
千年时间流逝,湘江、蒸水、耒水三江水流至今奔流不息,千年石鼓,依旧宏亮发声。
此外,
1889年的这一天,喜剧大师卓别林诞辰;
1948年的这一天,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50年的这一天,解放海南岛战役开始;
1995年的这一天,新闻教育家顾执中逝世;
......
鸣谢:衡阳市档案局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