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1月22日讯(通讯员 刘飞 肖海宾 记者 石珊)2020年已经过去,2021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回顾过去的一年,衡阳市司法局坚持稳中求进、精准施策、开拓创新,全面完成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任务,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实施,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0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2020年宪法宣传氛围浓厚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2020年11月31日-12月6日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更好发挥宪法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中的统领作用,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中共衡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衡阳市司法局联合印发《2020年“宪法宣传周”活动衡阳市实施方案》,从六个方面为活动作了全面部署。
12月3日, 衡阳市采取“省市连线”、现场直播的方式举行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暨衡阳宪法广场揭幕仪式,取得圆满成功。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切实履行宪法宣传责任,围绕宣传主题,因地制宜,持续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农村、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社区、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活动,共计开展1250余场次,参与群众30余万人,活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广受群众欢迎,有效推动宪法走进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里。
02.
建成全省首个宪法广场,法治引领得到学习强国平台推介
由衡阳国家高新区和市司法局共建的衡阳宪法广场是湖南省首个宪法主题广场,12月3日揭幕启用当天即获湖南学习强国平台及省市各主流媒体推介。
广场主体由宪法广场、彩虹之路、宪法之路三大版块组成,宪法文化石、宪法主雕、法治宣传小品雕塑、宪法雕塑长廊、宪法彩虹路、宪法浮雕文化墙等错落其间,各类宪法元素交相辉映,从宪法对公民一生的权利保护和宪法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了宪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
衡阳宪法广场集开放性、公开性、免费性和群众性于一身,兼具辐射、教育、窗口和引导功能,今后将成为衡阳市传播法治文化,弘扬宪法精神的高效宣传平台,并将作为城市建设的法治文化窗口,长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社会教化和法治引导作用。
03.
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依法防疫专项法治宣传,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衡阳市司法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印发《衡阳市新冠疫情防控10条措施》《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常见矛盾纠纷调解指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手册》和《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几点措施》,为疫情期间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作出全面统筹安排,相关工作得到司法部和省委依治办推介。
同时在全市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题活动。全市各地免费编印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利用云MAS短信平台向市民群众发送短信100余万条,在“法在身边”栏目发布依法防疫专题以案释法节目10余期,在城区户外LED屏、楼宇屏媒、农村广播“村村响”等宣传媒介和平台同步开展音视频宣传,实现城区乡镇全覆盖,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和科学依法防疫观念,为依法防控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复学,完成“六稳”“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04.
全覆盖、无死角,让民法典真正走进老百姓心中
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将《民法典》的学习作为2020年普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20年6月5日,市委宣传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法治守护家园,文明伴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并按照属地原则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四城区、两区一园和市直“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单位,按照法律“七进”要求,线上线下广泛开展民法典的宣教和学习,实现《民法典》宣传的全覆盖、无死角,活动期间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图书等8.9万余册,发放答题红包5万余元,参加活动12万余人次。
同时,紧紧抓住关键少数。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民法学家来衡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党组及市直各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讲授民法典;还将《民法典》纳入全市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内容。
05.
列清单,明责任,强督察,全面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
衡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出台《关于学习贯彻实施民法典推进法治衡阳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全市贯彻实施民法典的任务清单。
2020年12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龙金在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了衡阳市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推进会,明确了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基本要求,指出了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单位在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贯彻实施民法典对改革发展稳定、文明创建、市域社会治理、常态化的舆情防控和写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照民法典,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抓紧开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形成止、修、废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大众以民法典为办事依据,让市场主体和社会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法治获得感。
06.
法在身边持续发力,一把手畅谈法治,以案说法备受市民关注
2020年3月16日,中共衡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衡阳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法在身边》电视专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通知》,在衡阳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有线电视台)的《都市报道》中开办《法在身边》栏目。通过开展“一把手”法治访谈,提高“关键少数”和法治意识和素养,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报道法治新闻,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精神、党内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为建设最美地级市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贡献法治力量。
《法在身边》栏目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的节目定位,以鲜活的案例、严谨的法律解析宣传政策法律,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社会热点痛点问题,赢得了市民观众的一致认同和广泛关注,并多次获中央、省市媒体转发推介。截至目前,已制作播出82期,平均每月播出9期,最高时长达10分钟/期,不仅发挥释法明理、弘扬正气、震慑犯罪的作用,还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树立了依法行政、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07.
召开重要会议、健全重要机制、部署重要任务,守法普法行稳致远
2020年,衡阳市司法局先后组织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围绕健全守法普法工作机制,落实守法普法重要任务等,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保障守法普法工作行稳致远。
3月24日,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张霞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委、市委法治建设工作相关会议精神,通过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细则》等文件,研究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市守法普法工作。
4月21日,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调研员吕正平主持召开“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单位联络员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精神,重点对会上部署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单位履责报告评议工作和“法在身边”电视专栏法治宣传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10月13日,衡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杨龙金主持召开市委依法治市办全体会议,听取依法治市办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重点研究法治乡村建设和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将依法治市和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部署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和“七五”普法迎省检等工作。
08.
厅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市15万余名公职人员全面完成年度学法考法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我们向全市各级各单位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工作人员分众分类学法考法工作的通知》,向全市在职厅级干部呈送了《关于厅级领导干部学法考试的提示》和《厅级干部学法考试习题汇编》,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和在职厅级领导参加如法网学法考试。
为切实提高学法考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杜绝替考,我们自主组建题库,并组织市县两级集中考试,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法考试工作圆满完成。42名参考的在职厅级干部全员高分通过,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覆盖面进一步拓宽,2020年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总人数159760,较上一年度增加7191人,其中7854人符合免考条件,实际参考人数152236,较上一年度增加5408人。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参学率100%,参考率99.90%,通过率99.65%,较上一年度,参考率同比增长0.29%,通过率同比增长0.79%,县市区全员通过率较上年度提升33.33%。
09.
基层法治创建,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0年,为助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工作。根据中央(省委)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提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分解并明确了法治乡村建设的十三项任务和责任,细化了推进乡村治理和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同时制定了《衡阳市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考核指导标准(试行)》、《衡阳市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管理办法(试行)》、《衡阳市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激励扶持办法(试行)》、《衡阳市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点指导规范(试行)》,这四个文件从命名、建设、管理和激励扶持等,明确了基层法治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培育和申报的8个村和社区全部获评全省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并择优向省厅推荐4个村和社区参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截至目前,全市共成功创建21个市级法治乡镇、6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2769个村(社区)目前约有600多个村(社区)已建成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了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初步任务。
010.
“七五“”普法验收完美收官,奋力谱写“八五”普法全新篇章
2020年是“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年。7月,为做好总结验收工作,及时下发《衡阳市“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方案》。8月,与市人大、市政协、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组成联合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各级各部门“七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
10月,组织各迎检单位召开“七五”普法迎省检工作调度会,统筹部署迎检有关工作。10月26日-10月27日,陪同省“七五”普法检查验收组一行检查衡山县、珠晖区、市税务局、法治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广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迎检单位。10月28日,在全省“七五”普法检查验收汇报反馈会上,检查组对衡阳“七五”普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衡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普法规划,真抓实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特色突出、亮点纷呈,成效十分瞩目。
下一步,衡阳市司法局将推进一把手亲自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并一以贯之。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规划调研,以项目管理方式,委托智库科学制定规划。进一步优化普法机制、加强组织保障,推动普法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大智慧普法力度,做优智慧化法律服务、做实智慧化法治创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效,启动“六个一“工程”(遴选一批普法名师、推出一批普法名课、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开发一批普法产品、形成一批普法品牌、打造一批治理样板),奋力谱写“八五”普法全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周淦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