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湖南财工职院乘势而上,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在该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红网将推出《“建高升本”启新程》系列报道,见证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如何以改革之笔,答好新时代“为产业造血、为人才筑梦”的职教考卷!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拍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刘振林 唐文 衡阳报道
晨光熹微,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建的明德广场上,已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此散步聊天。脚下是干净平整的路面,不远处是草木葱茏的狮子山。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不堪的垃圾场。
这样的变化,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新修好的东二环连接线车流顺畅,五层高的致远学生宿舍拔地而起,曾经开裂的南校区教学楼墙体已粉刷一新……
“从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到现代化的教学楼,校园的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既有利于学习又能享受美好时光的环境。”该校党委书记曹鑫表示。
山水校园更绿了
湖南财工职院东临湘江最大最长的支流耒水,校园内有风景如画的狮山公园,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抬头见绿,移步换景,这才是理想中的读书地。”漫步在湖南财工职院的校园内,基建处负责人指着学校总体规划图介绍。未来的财工职院,将是一座精心编织在山水间的生态学府。
东大门。
狮山公园,这座天然的生态宝库,已成为校园活力的核心。登山步道蜿蜒入林、观景平台视野开阔、环山跑道穿行绿荫……学生们可在此沐风晨读、休闲健身。一条蜿蜒的滨水景观带沿江铺展,四时花木点缀其间,成为师生休憩放松的好去处。
会计学院大二学生李嘉玲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感叹道:“大一时我还总窝在寝室玩手机,现在天天约上室友在学校各个地方散步,总能发现新风景,感觉眼睛都舒服不少。”她告诉记者,这一年来,自己的微信步数从日均2000飙升到了1.2万步。
明德广场。
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过去一年,100余项大小改造工程如细针密缕,缝补着校园的面貌:南校区教学楼旧貌换新颜,致和1号宿舍1楼新增了宽敞澡堂,坑坑洼洼的东区道路变得平坦宽阔,崇文楼、崇信楼内外焕然一新。田径运动场的改造,更点燃了青春的汗水与呐喊。
“投诉明显少了,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汽车工程学院唐老师感触很深。
诚信广场。
从花草树木到亭台楼阁,从嘤嘤鸟鸣到雕塑铭石,如今的湖南财工职院,处处彰显着环境之美。如果问该院学生,最喜欢学院的什么地方?他们会告诉你很多的答案:“景观步道”“图文信息中心”“行知广场”……
开放校园更通了
“校园空间太紧张了!”这是萦绕在每位财工职院人心头的压迫感。这所始建于1958年的老牌高职院校,承载着1.5万多名学子的梦想。然而,仅730亩的土地面积和1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如同紧身衣般束缚着发展的手脚。学生宿舍紧张,大型活动场地难觅。
转机来自清晰的目标:升格职业本科!蓝图令人振奋,但门槛同样明确——生均用地需达60平方米。算下来,校园需扩容至90公顷(1350亩)。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基础建设攻坚战,在湖南财工职院悄然打响。
东大门及东二环连接线建成通车,如同打通了校园的“任督二脉”,师生长期“出行难”的叹息成了历史。车流顺畅进出,东大门成了学校自信敞开怀抱的新地标。
湖南财工职院举行东校门落成揭牌仪式。
站在位于湖南财工职院校园内的半边街上,一边是书香氛围浓郁的教室,一边是烟火气息十足的商铺。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和周边社区相生相融,构成了一幅书卷气息与城市烟火交织的多元实景图。
一堵堵实体围墙的拆除,不仅方便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更美化了校园空间,让开放校园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开放,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贯通,更是理念的升级。“大学之大,不在围墙高低、不止于书本课堂、更在于其开发胸襟。”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胡智清表示。学校地处交通便利区域,正努力实现“校园与城市资源的无缝连接”。
东二环连接线。
规划图上,“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脉络清晰可见。宽阔的主干道环抱教学与生活区,保障车行高效,却将宁静留给内部空间。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将不同功能温柔串联。校园主入口面向雁城东路,与东南山体遥遥对望,入口广场的景观水体与雕塑,正敞开胸怀笑迎八方来客。停车场的合理布局,让秩序与便捷并存。
拆墙,拆掉的是隔阂,连接的是资源与未来。
融创校园更实了
为解决学校用电负荷问题,学校基建处积极推动西区新建一台1000kva变压器,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校低压线路供电负荷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开通学校水管从东二环自来水管网供水,增加供水设备,有效缓解了用水高峰期的压力。
创新创业大楼。
在财院人心中,实训室就是职业教育的“命门”。目前,一座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机器的嗡鸣与操作的指令在此交织,这里是未来大国工匠的摇篮。
更大的布局正在铺展。校园核心地带,产学研培大楼、理实一体化大楼已列入建设清单。它们的使命清晰无比——构建“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型学习环境”,成为“产教融合的基石”。
西部与南部将布局相对独立的教学生活综合组团,包含学生宿舍、独立学院教学楼、实训基地、体育场馆等,完善组团功能的同时又满足分期建设的要求,保证建设期间不影响学校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
校园总体规划图。
推进学校控规扩区工作,争取发展空间,是与时间赛跑的硬仗。为此,该校基建团队步履不停,“跑部门、核数据、争支持”,只为早日将规划图上的线条,化作师生脚下坚实的土地和身旁明亮的课堂。
硬件支撑空前有力。近年来,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000余万元,各项办学条件全面达到A类标准。基建处处长在述职时目光坚定:“所有努力,只为给学校的双高校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创建目标,夯牢最坚实的‘地基’。”
诚信广场侧面。
推倒的是围墙,铺开的是绿意,筑就的,是无数技能学子可期的未来。
如今,一个绿化美化到位、区域规划合理、功能结构完善、宜教宜学宜居的人文生态校园已然形成。
湖南财工职院的山水校园、开放校园、融创校园之梦,正由一砖一瓦、一路一景,从蓝图奋力走向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刘振林 唐文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