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师范学院:“非遗+体育”,构建育人新范式

图片20.jpg

风雨训练馆现场。曹骁 摄

图片21.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炳洪现场教学。李建 摄

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通讯员 赵国淋 王俊云)4月1日晚,衡阳师范学院风雨训练馆内鼓点铿锵,广东醒狮鹤山狮艺传承人李炳洪正手持狮头,向百余名师生现场示范南派醒狮“喜、怒、哀、乐”的表演技法。

“见青必喜,见红必惊,这是鹤山狮艺的核心表演逻辑。”教学过程中,李炳洪围绕鹤山狮艺展开讲解,指导学生演练“三拜狮礼”“十八路鼓法”等传统程式,分解醒狮腾、挪、闪、跃等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时,李炳洪逐一纠正狮头操控、步伐配合等技术细节。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

此外,课程特别设置“非遗思政”板块。课堂中,李炳洪结合鹤山狮艺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狮鼓传递情报”的历史故事,讲述非遗技艺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师邱海洪表示。

“过去觉得舞狮只是民俗表演,学习后才体会到每个动作都有文化寓意。”参与学生董安琪说。据多名参与课程的学生反映,通过系统性学习,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对非遗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2023年起,衡阳师范学院将“舞龙舞狮”项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构建了“理论授课—技能实训—成果展演”的“大体育、新形态”创新教学模式。此次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炳洪进行现场授课,正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举措之一,更是对“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一次实践探索。目前,该体育课程已覆盖全校16个学院,累计培训学生超400人次。

来源:红网

作者:赵国淋 王俊云

编辑:谭倩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48/95/148422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