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县:8.5万亩再生稻二茬开镰 农户增收有“稻”路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通讯员 邹健 姚康 吴展名)风吹稻浪满田金,历经两个月的生长,衡阳县8.5万亩再生稻迎来二茬收割季。金黄稻穗再度铺满田野,种植户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奏响秋日丰收序曲。

图片8.marked.png

农机在田间收割再生稻(吴展名 摄)

在衡阳县栏垅乡均龙村的再生稻种植区,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轻摇,阵阵稻香沁人心脾。种粮大户张俊益正组织两台收割机开展作业,农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稻谷装车一气呵成,处处是繁忙的丰收景象。张俊益介绍道:“他今年种了60亩再生稻,今天开始收割,预计明天可以收割完毕,今年8月份收割的头茬再生稻产量每亩大概有1500斤,再生稻二季亩产大概有700斤,两季总产量加起来大概有2300斤每亩。”

图片9.marked.png

农机将稻谷倾泄到运输车辆(吴展名 摄)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依托秋季温光资源,让稻桩重新发苗、抽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其省去耕田、播种、插秧等环节的人力与资金成本,是提升粮食产量、增加种植收益的优质栽培模式。且第二季水稻因生长季温差大,米质更优、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深受市场青睐。张俊益说:“再生稻二季稻谷价格大概1.7元/斤,价格比晚稻高2-3毛钱一斤,再生稻二茬种植投入大概30-40斤尿素每亩田,再就是杀些钻心虫,投入的种植成本大概160-170元每亩田。”栏垅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建秋说:“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的总产量不会低于双季稻的产量,两季产量可达到1.2吨每亩,经济效益比双季稻也要高一些。”

图片10.marked.png

农机在田间收割再生稻(吴展名 摄)

衡阳县作为全省产粮大县,近年来,该县聚焦粮食生产,在双季稻种植条件不足的区域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技术,通过优选品种、科学管护,不仅实现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更带动农户增收,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数千余亩,拓展至如今的8.5万余亩。下一步,衡阳县将持续优化再生稻种植模式,加大技术推广与指导力度,让连片金色稻田孕育更多丰收硕果,为乡村振兴添劲赋能。

图片11.marked.png

再生稻收割航拍(吴展名 摄)

王建秋说:“随着再生稻品种的不断更新,我们种植技术也不断进步,产量逐步的提高,由原先的三四百斤每亩,从2023年大面积突破500斤,去年2024年达到600斤,今年镇里再生稻百亩示范片的产量预计能达到700余斤。”

来源:红网

作者:邹健 姚康 吴展名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15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